“2014年一季度88家水泥企业77家报亏;吨水泥利润从2011年的82元/吨下降到2013年的2元/吨;水泥产量从2012年的4212.61万吨增涨到2013年的5040.25万吨;2013年,新投产的88条熟料线中,新疆占有11条,新增熟料产能1298.9万吨。”这就是新疆水泥行业的现状。
一串数据的背后,凸显出了新疆水泥产能过剩的情况已经到了病入膏肓的地步。是什么原因导致新疆水泥产能过剩如此严重?新疆水泥产业的出路又在哪里?
援疆项目导致新疆水泥产能急速膨胀
水泥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性产业。经过改革开放特别是近10年来的快速发展,在世界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高、品种质量明显改善、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创新能力持续增强、综合竞争力大幅提升。目前,我国成为全球水泥第一大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水泥行业与世界水泥行业的发展日趋紧密。
尽管我国水泥工业已迈入大国行列,但在快速发展中存在的产能过剩矛盾日益突出,行业利润急速下滑。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在全国水泥产能过剩的情况下,新疆的过剩局面尤其突出。
近日,从新疆建材行办了解到,新疆规模以上88家水泥工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6.68亿元,同比增长 8.0%;净亏损4.92亿元,同比增亏8.4%,净亏损额排名全国第二;亏损企业77家,亏损面87.5%,高于全国51.5个百分点。导致新疆水泥工业低迷的主要原因是援疆水泥项目产能的集中释放和当地龙头水泥企业的盲目扩张所致。
在西部大开发、各省市援疆的大背景下,水泥产业作为拉动当地经济发展和就业的主要产业,受到了当地政府的高度欢迎。随着援疆水泥项目的逐渐投产,水泥产能的集中释放,直接导致新疆水泥产能大幅增加,如山水水泥、红狮水泥等。
除此之外,当地水泥龙头企业的急速扩张,也是导致新疆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青松联手南岗建材导致“南青松,北天山”成为历史,而此时,天山水泥也在斥巨资新建熟料线。在2013年投产的熟料线中,天山股份就占到了6条之多,新增熟料产能651万吨;青松也投产了两条熟料线,新增熟料产能331.7万吨。
在产能过剩、净利润大幅下降和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加大导致成本上升等压力之下,一些水泥企业展现出了重组的强烈意愿。但水泥人网编辑认为,新疆水泥行业在短期内还没有重组的可能性,这种竞争局面将会继续持续一段时间。因为青松背后的海螺水泥,天山背后的中材集团都是国内首屈一指的水泥龙头企业。另外,山水集团和红狮水泥也是不容小觑的力量。所以,在新疆布局的水泥企业注定将有一场鏖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