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屆三中全會《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核心內容包括要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允許更多國有經濟和其他所有制經濟發展成為混合所有制經濟;國有資本投資項目允許非國有資本參股;允許混合所有制經濟實行企業員工持股,形成資本所有者和勞動者利益共同體。
究竟如何混合?大型企業、地方政府紛紛躍躍欲試,拿出自己的設想,如高管持股、高管獲得期權等,但目前國家層面的政策并沒有出臺。
在此背景下,國企改革的試點已經呼之欲出,有消息稱央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將主要采取分批試點的模式,成熟一批推一批,第一批試點企業名單即將出爐。
記者獲悉,在有關員工持股和高管持股的問題上,國資委[微博]、人社部、發改委和財政部等相關部委已經進行了多次討論,目前沒有獲得統一意見。
據了解,部委討論的焦點為,高管是否應該持股,原因是擔憂高管持股可能導致國有資產流失、腐敗等問題, “由于討論十分激烈,目前還沒有確定明確的方向。”參與討論人士透露。
“高管持股”滋生腐敗?
近日,國資委[微博]接連召開會議,推動國企改革試點工作。
7月3日,國資委主任張毅主持召開國資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九次全體會議,會議審議了《關于啟動四項改革試點工作的建議》,張毅強調,這次會議既是“四項改革”試點工作的啟動會,也是動員會。組織專項小組進一步完善試點工作方案,抓緊和試點企業對接,盡快開展工作。
隨后,7月7日下午,上海市政府印發了《關于推進本市國有企業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若干意見(試行)》的通知(下文簡稱《意見》),以推進上海市國有企業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其中指明,實施股權激勵和員工持股。
雖然上海國資委對于員工持股一事一筆帶過,但是,員工持股涉及增強企業活力和國有資產流失等若干問題,因此討論會議的內外都被熱議。
“這個問題面臨著國有資產被私分,自肥腰包的風險。”一位參與混合所有制員工持股問題討論的人士向記者表示。
據了解,目前發改委牽頭混合所有制改革,財政部、國資委和人社部都參與了相關問題的討論。
“就高管持股這一問題討論得比較激烈,現在依舊沒有傾向型的解決辦法,也沒有討論結束的時間計劃。”前述人士表示。
據透露,目前人社部參與討論的人士對高管持股持反對意見較多。但在討論過程中也有意見認為,國企高管持股有利于激勵國企高管更好地經營企業。
記者就前述問題向財政部參與該問題討論的人士求證,該人士表示認同前述說法,“可以以這種說法為準。”
另據透露,2013年起,人社部曾經先后組織調查小組前往國內多個省市,就國有企業高管的薪酬水平進行調研,其得出的結果是,央企總公司層面的高管基本符合國資委規定的薪酬水平,但是地方國企和央企的二級、三級公司,存在特別嚴峻的問題,極個別高管的年薪接近千萬。
而財政部企業司人士表示,目前混合所有制的改革主體是國企、央企的二級、三級公司。這與人社部的調研主體不謀而合。
在以往的國資委和人社部有關員工薪酬的討論中,人社部也一直傾向規范國有企業高管收入,而國資委的意見則認為,衡量高管薪酬的標準應該是,是否有利于將國有企業做大做強。
在本輪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國資委內部人士也曾表達過傾向國企高管和技術人員持股的思路。
有消息稱,江蘇省未來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中,將規定高管持股比例,按照持股人對企業的影響和貢獻確定。
此外記者獲悉,東北某省的國企改革中,也傾向于讓企業高管獲得一定數額企業的期權。期權就是指一個公司授予其員工在一定的期限內,按照固定的期權價格購買一定份額的公司股票的權利。行使期權時,享有期權的員工只需支付期權價格,而不管當日股票的交易價是多少。
但是,前述參與討論的人士,對這些方案都予以了否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