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是全國污染最嚴重的區域,河北地處華北平原北部,又是具有沿海資源的省份之一,是京津冀三省市治理污染任務最重的省份,在環境治理上,河北比全國任何一個省份壓力都大、責任都大、任務都重。河北省委、省政府對這項工作高度重視,把環境治理列為四大攻堅戰之一。河北環境惡化主要原因是工業的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不合理結構造成的,因此大力治理重點行業污染成為重中之重。
去年9月12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為河北省治污加了一道緊箍咒,提出到2017年河北省細顆粒物濃度下降25%。同日,河北省委和省政府聯合發布《河北省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亦稱“大氣50條”),給出確切時間表:經過5年努力,全省環境空氣質量總體改善,重污染天氣大幅度減少;力爭再用5年或更長時間,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
鋼鐵、水泥、電力、玻璃四大重點行業是河北省污染物排放大頭,據統計,2012年,4個行業消費煤炭1.67億噸,占全省總燃煤量的53%;二氧化硫排放量占全省總排放量的65.4%、煙粉塵排放量占全省總排放量的61%。因此,突出抓好鋼鐵、水泥、電力、玻璃4個行業的污染治理,成為河北甩掉污染帽子重中之重的工作。
四行業治污項目完成率71.6%
鋼鐵、水泥、電力、玻璃四大行業是河北省的支柱產業,也是該省大氣污染的主要排放源,河北省政府督查室日前會同河北省環保廳、省工信廳對全省鋼鐵、水泥、電力、玻璃4行業大氣污染治理項目進展的專項督查結果顯示,鋼鐵、水泥和電力行業的治污項目總體進展順利,但是受市場低迷企業積極性不高、脫硝技術不成熟等影響,玻璃行業大氣污染治理項目進展滯后。
據介紹,《河北省鋼鐵、水泥、電力、玻璃行業大氣污染治理攻堅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共涉及606個污染治理項目,截至今年7月底,河北省已完成驗收項目391個,未動工項目120個,項目完成率為71.6%。
從4個行業看,全省鋼鐵行業341個項目完成率為72.7%,水泥行業43個項目完成率為95.3%,電力行業173個項目完成率為82.7%,玻璃行業49個項目中僅完成驗收1個、關閉1個、在建29個、未動工18個,項目完成率只有4%。
據該省環境保護廳污染物總量控制處處長趙根喜介紹,玻璃行業18個未動工的煤改氣與脫硫脫硝項目中,除8個處于關停狀態外,其余10個分別為秦皇島7個、唐山2個、滄州1個,開工率均為0。
督查發現,部分企業污染源自動監測設施運行不正常,存在數據曲線不符合要求、出現故障未及時修復、監測數據失真等問題。對于這些問題,河北省環境保護廳也將加大執法力度,依法查處排污企業污染防治設施和自動監測設施不正常運行問題。
截至今年6月底,四大行業共投入污染治理資金約39億元。據測算,四大行業要全部完成治理,需資金50億元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