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摘要]氯离子的测定方法很多,GB/T176-2008《水泥化学分析方法》标准中给出了两种氯离子测定方法。本文针对两种测定方法进行大量的试验操作,对试验中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对容易产生问题的步骤给出相应的操作要点,以提高测定的准确度,减少试验过程中的人为误差。
[关键词]氯离子;测定;硫氰酸铵容量法;蒸馏分离—硝酸汞配位滴定法;操作要点
[中图分类号]TQ172.1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3969/J ISSN 1009-0142.2009.12.006
收稿日期]2009-12-102
水泥中氯离子的来源主要是原料、燃料、混合材料和外剂。水泥中氯离子是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的重要因素。由于筋锈蚀是混凝土破坏的主要形式之一,所以,各国对水泥的氯离子含量都作出了相应规定。因此,在我国水泥新标中增加了“水泥生产中允许加入≤0.5%的助磨剂和水泥中氯离子含量必须≤0.06%”的要求,充分体现出水泥行业对混凝土质量保证的承诺和责任心。关于氯离子的测定方法多,GB/T176-2008《水泥化学分析方法》标准中给出了两种氯离子测定方法,即硫氰酸铵容量法(基准法)和蒸馏分—硝酸汞配位滴定法(代用法)。下面分别对两种方法的析步骤进行详细的介绍,并对容易产生问题的步骤给出相应的操作要点,以提高测试的准确度,减少试验中人为的误差。
1 硫氰酸铵容量法
1.1 原理
试样用硝酸进行分解,同时消除硫化物的干扰。加入已知量的硝酸银标准溶液使氯离子以氯化银的形式沉淀。煮沸、过滤后,将滤液和洗涤液冷却至25℃以下。以铁(Ⅲ)盐为指示剂,用硫氰酸铵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硝酸银。其反式如下:
氯离子与加入的硝酸银标液反应:Cl-+Ag+=AgCl↓
硫氰酸铵与过量的硝酸银反应:CNS-+Ag+=AgCNS↓
1.2 分析步骤与操作要点
(1)称取约5g试样,加入50ml水。
要尽快搅拌使其完全分散混匀,否则试样容易沉在烧杯底部。
(2)在搅拌下加入50ml硝酸(1+2),加热煮沸。
加入硝酸后要不停的搅拌并煮沸,使生成的硫化氢逸出,以免干扰测定,同时可以使试样溶解的更均匀。
(3)准确移取5ml硝酸银标准溶液加入溶液中,煮沸1~2 min。
硝酸银标液的准确与否直接决定了测试结果的准确度,所以硝酸银标液一定要严格按照标准要求来进行配制,并且用移液管或滴定管准确的加入。
(4)加入少许滤纸浆。
滤纸浆不要加多,以免影响过滤速度。
(5)用预先用硝酸洗涤过的慢速滤纸抽气过滤或玻璃砂芯漏斗抽气过滤,滤液收集于250ml锥形瓶中。
过滤前慢速滤纸或玻璃砂芯漏斗都要经过硝酸(1+100)洗涤,以免给试验带来误差。
(6)滤液和洗液总体积达到约200ml,溶液在弱光线或暗处冷却至25℃以下。
滴定应在室温下进行,温度高,红色络合物容易褪色。
(7)加入5ml硫酸铁铵指示剂溶液,用硫氰酸铵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产生的红棕色在摇动下不消失为止。
滴定时要充分的摇动溶液,避免沉淀吸附银离子,终点过早的出现。
(8)当硫氰酸铵标准滴定溶液消耗体积小于0.5 ml时,要用减少一半的试样质量进行重新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