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人网】2010年,不仅重组联合的战鼓擂得咚咚响,而且成效也特别显著。南方水泥成功联合重组了150余家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大力推进以“五化”、“五集中”、“五个关键指标”为核心的“三五”管理模式,为其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步做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使其稳坐在了中国水泥产能总量的头把交椅上。
水泥,站着是楼阁,躺着是桥路,凝聚着工业化文明的地面财富。水泥作为一种对投资高依赖度的产业,经济发展,水泥先行,就像一根灵敏的温度计,人们完全可以从水泥产业的冷热程度上测量出经济发展速度的“体温”。自去年开始,国家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引爆了水泥产业的发展速度,也使水泥产能过剩的矛盾凸现于市场面前。从国家数据统计局了解到,2008年,我国水泥市场需求13.88亿吨,而同期生产能力已达20.75亿吨,产能过剩6.87亿吨。2009年,过剩的水泥产能达7.28亿吨,今年的过剩问题依旧严峻。
虽然,国家为了防止产能过剩,采取了大量的措施,甚至不惜拉闸限电,但是,今年的水泥总产能预计达到18亿吨之多,依然面临着产能过剩的局面。
11月30日,工信部发布《水泥行业准入条件》(简称:《条件》),对新型干法水泥熟料年产能超过人均900公斤的省份,原则上停止核准新建扩大产能生产线项目,鼓励现有水泥企业兼并重组,支持不以新增产能为目的技术改造项目。
从《条件》上我们不难得出,明年的水泥行业固定资产将会有所缩减,这样新增产能也就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我国的水泥企业众多,集中度非常低,管理模式乱等原因,会是一些水泥厂不得不去找大型企业被兼并重组。
明年水泥企业的发展趋势应该是--兼并重组为主。大水泥企业通过有效的整合,来合理的控制销售半径,控制区域内的水泥消费,从而形成有序的竞争。而不只是一味的建线、扩大规模,却未能提高市场话语权,效益得不到更好的提升。这也许就是我国水泥企业不能入围世界水泥前十强的重要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