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人网】随着“全国两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水泥制造”的外国名牌,再次的成为了 “两会”上的热点话题。在水泥人网“名优企业”专家团队的走访过程,我们也了解到了这种“名牌”在水泥行业里的影响力度,这种“崇洋媚外”的观念在广大水泥人的头脑里已经根深蒂固了。那么到底是“名牌”好,还是“中国制造”好呢?
聚焦两会:“崇洋媚外”的水泥企业
通过走访,我们发现水泥行业现在存在着一种现象,那就是国外品牌的水泥生产设备相较于国内品牌的设备更容易被水泥企业接受,致使一些生产厂家将国内产品贴上国外标签来促进销售。这种普遍存在的“崇洋媚外”观念是如何形成的呢?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人们对于国外产品接触的时间较长。由中国的近代史我们可以了解到从那时起国外的一些产品就不断的运往中国,在中国打开一个较大的市场。那时候人们称呼这种国外进口物品的时候都会加上一个“洋”字,如:洋火、洋灰等等。直至建国以后,随着我们国家加大工业生产力度,才摆脱了这种现象,但是这些“洋物品”已经深入中国人民的生活中,给中国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是,一些国外产水泥设备的质量优于中国水泥设备质量,导致水泥企业爱屋及乌。国外的有些设备确实要优于国内,但那些是高端的。对于我们水泥行业来说,我国的设备企业已经完全可以达到国际领先的水平。有些国外的设备生产企业在与国内企业合作,国内企业生产,然后打“洋名牌”。这样的做法更加大了水泥企业对国外水泥设备的认可,使国外进口的水泥生产设备较国产水泥生产设备而言,更得消费者的认可,进而便造成了一种假象--国外的水泥设备优于国内设备。
三是,国内企业领导对品牌意识的淡薄。在国外,由于一些企业对于品牌非常的注重,到处宣传自己的品牌,而国内的企业只知道去生产设备,而不懂的如何去“包装”自己的品牌。最终,失去了自己的品牌优势。
这样下去,中国将会是一个生产大国,而没有自己的品牌,而国外确有自己的品牌,而没有生产车间。这是什么情况?打工。我们在为国外企业打工。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改变广大水泥人的这种消费观念呢?
一、 走出自己的品牌之路。我认为首先我们应该从根本上解决,提高国内水泥设备质量的同时,将企业自己的品牌打出去。
二、 加大科研力度。由于国外一些企业在技术方面认为有他们自己的竞争优势,那么企业可以联合搞科研,将科研力度进一步加大。
三、 企业应该提高水泥设备生产厂家的诚信度。杜绝这种假冒产品现象的出现,要以大局为重不能因为一时的利益而影响国内水泥生产设备的销售市场,避免这种恶性循环的存在。
最后我们要利用媒体加大国内水泥生产设备的宣传力度,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假设国内的水泥生产设备再好,但却无人知晓这也是枉然。所以我们应该通过无处不在的媒体宣传,来传播正确的消费观念,从根本上影响国内水泥人对国内水泥设备的认知观念,通过媒体的宣传,将国内的水泥设备的优势展现在广大水泥企业面前,修正消费者对国内水泥生产设备的错误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