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桥河水泥厂是一家年产20万吨的立窑水泥生产企业,就是这样一家小水厂,却起到了水泥行业里的“模范”作用。是什么让这家水泥企业成功的成为水泥行业里的“楷模”。
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提升,保护环境已经成为每个人不容忽视的问题,而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生活垃圾逐渐成了令人们头疼的事情。面对堆积如山的垃圾以及垃圾围城的困境,居民却对其无计可施。就在这时,黑龙江海强水泥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黑龙江海强水泥)董事长郭文龙却找到了好的解决方法。
黑龙江海强水泥董事长郭文龙一面与国内知名院校--哈工大环境工程专家合作,一面派人去国外水泥企业学习研究,多方的研究之下,黑龙江海强水泥与哈工大成功研究出了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理生活垃圾的设备和工艺技术,并成功获得了8项专利。就在这项技术成功问世的同时,远在贵州兴仁县的大桥河水泥厂总经理邓先煌也正好在寻找这样一种既符合企业发展,对环境保护又有益处的技术。
在经过洽谈后,兴仁县大桥河水泥有限公司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理城市生活垃圾项目于2010年12月正式开工建设,并于2011年8月初正式完工。据邓总介绍,该项目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大约投资1000万元左右,建成后,经过国家相关部门检测,各项指标符合国家标准(二噁英、氯化氢、重金属等均符合国家标准),有很多水泥企业来到兴仁县大桥河水泥有限公司参观。
据了解,该项目建成后,将实现日处理生活垃圾120立方米,按年产20万吨水泥计算,水泥厂每年可节约标煤1500吨,节约电量80万度。对于水泥企业来说,将是一举多得的事情。
贵州兴仁县大桥河水泥有限公司上了这个项目后,不但实现了企业内部的节能减排,也解决了兴仁县的垃圾处理问题,更顺应了环境保护的大趋势,更好的实现了资源再利用。
面对“十二五”期间的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导致很多立窑水泥企业面临着被关停的危险,而此时如果建设了这种生活垃圾焚烧的项目,势必会给立窑水泥企业注入新的活力,相关部门是否也需要考虑下立窑企业为当地环境和社会所作出的贡献呢?这也许更适合当下水泥行业国民共进的发展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