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有关专家对水泥行业情况都持乐观态度,但这乐观何来呢?我们都知道水泥行业是发展极其迅猛的一个行业,近年来水泥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已成为业内最热门话题,经中国水泥协会初步核实,仅2012年水泥行业就新增生产线124条,新增熟料产能1.6亿吨,进一步加剧了水泥行业产能过剩情况。数量增加不代表利润的增长,由于产能与销量的不均衡,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下,2012年水泥行业利润总额较上年下降近50%
与此同时,全国水泥脱硝行动大规模开展,有关部门对水泥脱硝下达硬性规定,对氮氧化物严重超标又不能按期完成脱销任务的企业责令停产治理,这无疑让利润本来就低的水泥行业雪上加霜。
水泥行业的出路在哪,水泥行业采取了哪些应对办法使其好转起来?
2011年8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就曾印发了《水泥行业准入公告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其主要目的是提高水泥行业项目准入门槛,着力加强环保节能,将抑制新建产能投放。同时该文件中令尚未开工水泥项目一律暂停,对不符合标准的严禁开工建设。因为,解决问题,釜底抽薪是关键。
而对落后的产能生产线应坚决予以淘汰,其实近几年来水泥行业人士已积极参与其中,北京五年来水泥厂减少22家,2013年仅龙岩市拟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就达到28家。随着高增长、高利润的时代远去,水泥行业应进一步认清形式,摒弃粗放式发展方式,并在行业中积极进行并购重组行动,这样虽然减少了水泥企业的数量,但是提高了整个水泥行业的生产水平,降低了水泥行业压力,重组后的水泥行业更方便统筹管理,对控制水泥行业的产量及全面统筹水泥价格,保证供求关系平衡等方面都有很大帮助。
面对问题,拓宽思路寻找方法是关键,水泥行业亦然。对此,中国建材领导人宋志平敢为人先,积极开展对党委中心组的学习,并对企业内领导及职工进行群众培训教育,从思想上改变整个企业的思想,使公司每个人的思维豁然开朗。而面对水泥行业近几年不景气的状况,各行业有关负责人也应积极展开行动,转变思路,寻找新的解决办法。
2013年业内人士普遍看好水泥行业,认为水泥行业在今年将有所好转,但这些都是基于各方面发展良好的情况预计的,如果真想梦想成真,还要求各企业都加紧努力,并且在每条路上都不能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