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系列的风波后,大家眼中一直映出一个词——散装水泥。如雨后的小荷,迅速的成长起来。
跟袋装水泥相比,散装水泥每吨可以节约包装费35元,损耗仅在0.5%以下,基本不需要人工费,计量误差仅为0.2%便于控制,可以节约大量资源和能源,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节约大量劳动力,利于水泥工业和建筑工业现代化的发展,存放长达13个月而不变质,几乎不占用储存场地。这么多的优势,给散装水泥提供了一个更广的生存空间。
目前我国的散装水泥生产已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创造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让这个产业备受关注。国家两会后,讨论的环保、新城镇化、房地产调控等跟水泥行业牵扯的议题,地方性政策都一一开始出台。据水泥人网了解,在国家宏观政策和十二五规划的调整下,各地政府部门纷纷出计出策,以求节约、环保、快捷的发展方式。
江苏省经信委印发《关于公布2013-2015发展散装水泥示范乡镇创建名单的通知》,提高农村散装水泥的应用比例。不仅可以促进建筑传统施工方式改变,更加提高建筑的质量,改善生态环境。对于新农村建设来讲,节约了大量资源和节省劳动力的浪费。连云港市强调要继续加大宣传实施《江苏省散装水泥促进条例》,确保通过省市级工作验收。昆山市更是执行行政执法职能,以确保实施散装水泥政策的各项要求。
安徽省省人大、安庆市散装办分别对散装水泥的实施和使用开展考核及调研工作。加强对散装水泥的监察和管理,进一步提高科学发散和科技兴散意识,为节能减排和“两型”社会建设做贡献。
湖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也相继出台条例和办法加快散装水泥的使用范围和顺利实施。海南省更是明文规定使用袋装水泥要收取袋装费。不仅中东部省市,西北部的陕西省和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也纷纷响应国家政策,全力促进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的使用。
最近几年国家和各级政府也出台过一些关于散装水泥的条例和推广使用,但是未能受到重视,收效不大。
近期不断地雾霾天气,现拌混凝土的扰人扰环境,国家建设政策的调控等等问题,让水泥企业都在寻求生存的解决方法。脱硝脱硫、节能减排、结构重组等内部问题解决后,面对市场的新要求、国家的新政策,开始寻求利润高的生存模式。各省市政府纷纷支持的发展散装水泥办法,无疑给水泥行业减少大部分利润的流失。仓储小、包装费省、劳动力省、资源浪费少,企业在利润提高的同时环境污染也减少了,很多水泥企业开始加大散装水泥的生产比例,大大提高了今后建筑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