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人网】“一边产能过剩,拼命打价格战;一边却在如火如荼的抓紧施工,争取早日投产,”这正是水泥行业现在所面临的现状。
从2012年的水泥行业的净利润和水泥价格走势看,我国确实面临着比较严重的产能过剩的局面。在去年,协同停窑、限产报价是水泥行业的最熟悉的两个词,它们就像水泥企业的“朋友”一样,伴随着度过了一年。即使采取了措施,水泥行业净利润还是减少了一半;水泥企业还是叫苦不迭。
近日,看到湖南嘉禾县南岭水泥有限公司5000吨熟料生产线通过技改投产的消息,让小编不禁为该企业的生存和未来的命运担忧。一个用时近四年,投资10亿元的熟料生产线,建设起来后,他的未来市场又在哪里?
南岭水泥位于湖南省郴州市嘉禾县,据水泥人网了解,南岭水泥所处的郴州市共有8条熟料生产线(含南岭水泥),年产熟料967.20万吨,而郴州的人口却只有45.81万人,由此可得出,郴州市的人均熟料已经达到了近20吨,即使产能对周边县市进行输出,也会对公司造城巨大的销售压力。因为,从水泥人网数据显示,2012年湖南省共有已投产熟料生产线73条,年产熟料7831.30万吨,其中除了刚投产的南岭水泥以外,还有6条熟料生产线处于拟建、在建状态,面对这样的外围环境,南岭水泥的该如何去发展?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像郴州市这样水泥产量如此大的地区,小水泥企业通过技改,实现扩张产能显然是不合理的,那么,是谁给予的审批通过,成了最大的疑点。
其实,南岭水泥只是国内水泥产业发展中的一个小缩影,据水泥人网了解,2013年,处于在建、拟建的熟料生产还有128条。试问:这些熟料生产线是谁审批的,又是在什么时间审批的?这些熟料线投产后,将会给当地,乃至全国的水泥市场带来多大的负担和压力。
通过上表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水泥产能从2009年至2012年一直是处于上升的态势,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结果呢?
产能年年上升,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也在逐渐加大,而令人难以相信的是新增熟料产能也在不停的增长。国家出台的政策在这些数据面前,是显得如此的苍白无力。
国家出台政策去控制新增水泥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地方政府却为了税收去给盲目引资、投资建设水泥项目。甚至将本需要关停淘汰的水泥企业直接通过“技改”,成为正常的水泥企业,这种偷天换日的做法,也是国内水泥产能过剩局面难以扭转的主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