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打开电脑,搜索水泥行业,占据在媒体头条的都是股市如何如何。多看几条,“发现”——出现了。
今年伊始,水泥股都由低入高进入复苏阶段。华润集团“海砂”事件,虽然说是建筑时出的问题,其实与水泥生产商无关,更何况北方没有海砂,对水泥集团无影响,但是,看着股市下滑的线,说没有影响是不可能的。加上之前的水泥行业产能过剩、节能减排、技术革新、企业的并购重组问题。面对未来更好的发展,不同的水泥企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西部水泥去年全年收益按年增10.45%,毛利跌23.65%,盈利大跌44.88%,派末期息每股2分。而销量增22.2%,但由于平均售价按年跌约10%,加上电力成本增加生产力较低,令毛利率倒退8.5个百分点。总体来看,数量出去了,利润减少了,这是让所有企业都头痛的问题。西部水泥因此被迫调整自己的产业规划,减慢产能扩张步伐,至2015年产能目标由3,000万吨削减至2,800万吨。从数字上看不出多大的变化,但是延伸一下会发现,西部水泥所做的计划调整,从另一面显示出企业对社会的一种态度。面对环境的治理、行业的竞争、利润的赚取及产能过剩的局面,西部水泥倾向了环境的治理,主动减少水泥生产产量,对社会、对环境怀有一份责任心。从大的方面讲,国家调控房产政策、改善环境、构建两型社会等荣誉性扣在企业发展的头上。西部水泥积极配合的态度,让分析师大加赞赏。从企业本身讲,过剩的产能、企业规模的扩张、生产方式的革新堆积在规划之前。此时规划的改变,看似利润减少了,实质为企业之后的道路扫除障碍,既消化了目前过剩的产能又充实了现金流,以便企业更好的周转,以求更快更好地发展。充分展现了西部水泥董事长张继民的长远战略眼光,像水泥人网编辑说的,识时务者为俊杰。
如此,再来看看在股市上比较出类的山水水泥。受内地经济发展减速,固定资产投资放缓的影响,山水公司水泥销量同比减少0.2%,销售单价下降5.9%,熟料销量同比增加28.9%,销售单价下降21.7%。公司水泥、熟料总销售同比增长3.5%,营业收入同比减少4.2%。混凝土销售同比增加77.3%,销售单价上升8.1%。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下降31.8%。除了混凝土,大部分产品都是销量增加,价格降低,这也是目前国内大部分水泥企业面临的问题。这类水泥企业大多数都是产能过剩,同时还在积极的构建更多的生产线,加大革新的力度。不排除水泥人网编辑所讲的“技改”可能是水泥产能扩张的噱头。从国家的利益、政府的利益、企业的利益到社会的利益,简单的变成了企业迎合政府共赢双利益。结果就是产能过剩有增减慢,企业产业链范围延伸成拉锯战,如同前锋有力,后备不足,最终脱力断链,拖累整个链条。更广的是,国家为社会谋利的政策得不到完全开展,社会状况变化就会缓慢,对于实现十二五规划的目标,任重而道远。
对于山水等水泥企业的价格战,从年前到现在都是火热的。据传,国家发改委已开始调查各省是否串通价格,本身山东和辽宁的水泥价格是最高的省份,对于山水水泥股价是不利的。对于目前营运市场,大部分已接近需求增长成熟阶段,高价格必将开始下行。同时,山水水泥董事长换任、产能扩张步伐继续与否都是影响其股市波折的因素。
从一堆堆的数据及一个个规划中,笔者仅能看到水泥市场现在是水深火热。虽然一直在宣讲价格回涨行业复苏、企业规模扩大、产能增加、企业荣誉有多多,这只是企业掩饰内部扩张,资金拉巨大,获得最大利润的面皮,都是伪善的资本剥夺者。对于社会环境的改善,人们身体健康需求方面的责任都是为了面子而存在的美丽词藻。并不是说针对哪些企业,而是说社会现状就如此,这些企业只是一些折射点而已。像西部水泥的做法,对社会来说是负责的,但这仅是杯水车薪,要靠所有水泥企业的共同努力,才会让我们渐渐步入天蓝、水蓝、空气清的环保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