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全省利用水泥窯對城市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工作,日前,“山東省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城市生活垃圾研討會”在臨沂市沂南縣召開。山東省經信委原材料產業處副處長岳文勝、山東省建材工業協會處長劉連臺、山東省硅酸鹽學會常務副理事長辛生業、中國聯合水泥淮海運營管理區副總裁杜紀俊,以及省住建廳、環保廳、環境科學學會、循環經濟促進會、科協,臨沂市、沂南縣方面代表和來自省內部分水泥企業代表共60余人出席了研討會。南京凱盛、安徽海螺、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的技術專家分別作了技術報告。本次研討會由山東硅酸鹽學會主辦、中國聯合水泥淮海運營管理區承辦。
目前,山東全省城市每年大約產生3000萬噸生活垃圾,2008年全省17個地市建有137個垃圾填埋場,2009~2011年投資50億元再建了82個垃圾填埋場,目前全省80%的垃圾處理采用的是衛生填埋方式,超出了國家規定的60%的要求。山東省2013年水泥產量為1.64億噸,占全國水泥總產量的6.64%,而目前全省范圍內還沒有水泥窯協同處置城市生活垃圾生產線。按照國發[2013]41號文件要求,水泥窯協同處置垃圾的生產線數量比重不低于10%的要求,山東在這方面任務還很艱巨。近年來,山東省內相關政府部門、組織和企業針對利用水泥窯處置城市生活垃圾已經做了大量前期工作。2012年山東硅酸鹽學會曾組織部分水泥企業赴安徽海螺、江蘇天山水泥等地調研,特別是中國聯合水泥淮海運營管理區近年來專門就此進行了大量調查研究,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資料。
本次研討會上,沂南中聯水泥有限公司總經理于光民介紹了中國聯合水泥淮海運營管理區《水泥窯協同處置城市生活垃圾調研報告》,從發達國家水泥窯處置城市生活垃圾的發展過程,到國內目前的發展狀況,從工藝技術到經濟數據,以及建議和對策,向與會者提供了大量有價值的資料信息。調研報告認為,目前全省共有82條新型干法水泥回轉窯生產線,日產熟料能力35萬噸,假如有一半以上的水泥回轉窯協同處置生產垃圾,每年至少吃掉600萬~800萬噸垃圾,可替代標準煤超過20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量80萬~120萬噸。報告認為:現代水泥窯協同處置城市生活垃圾是一項成熟技術,完全可以在水泥企業廣泛推廣,它符合國家工業循環經濟發展戰略和國家產業政策,能夠實現節能減排,有利于推進環境保護和清潔生產,符合水泥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它的推廣應用將為國家、地方帶來不可估量的環境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水泥企業通過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城市生活垃圾,將實現一次華麗轉身,從過去被認為是污染型企業徹底轉變成真正的環保型企業,擔當起更大的社會責任。
南京凱盛國際工程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李安平向與會者詳細介紹了《水泥窯協同處置城市垃圾技術探討》;安徽海螺川崎工程有限公司項目部部長楊長青作了《水泥窯協同處置城市生活垃圾技術的工程實踐報告》;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工業環境保護設計研究所所長屈志云作了題為《區域固體廢物水泥窯協同處理的規劃與設計》的報告。
會議代表還重點就《山東省關于促進生產過程協同資源化處理城市及產業廢棄物工作的實施意見(討論稿)》進行了熱烈討論,提出了修改意見和建議。
中國聯合水泥淮海運營管理區副總裁杜紀俊、沂南縣縣長姜寧在致詞中均表示,將積極參與、大力推進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城市生活垃圾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