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水泥市場具有8年到10年的穩定成長前景,而臺泥布局大陸也正當其時,2016年前實現總水泥產能1億噸的目標不變,在并購方面交出一份“讓人眼睛一亮的成績單”。
——臺泥集團董事長 辜成允
“(臺泥)2016年總產能1億噸的目標沒有改變,未來10年,大陸水泥需求將進入‘高延期’,即在某個高需求值上下波動的時期,而重組政策支持、控制產能、集中度提高、整合度提高,是‘黃金十年’,這也是臺泥的機會。”
——臺泥資深副總經理 黃建強
11月10日 ,臺泥國際集團宣布,將以12.7億元人民幣收購湖南金大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湖南金大地”)100%股權及旗下的2座水泥廠。湖南金大地從事生產及銷售水泥、熟料、混凝土產品及碎石骨料產品業務,公司擁有年產能約285萬公噸熟料的三條新型干法熟料生產線,以及約380萬公噸水泥的年產能。截至去年底,該公司的除稅及非經常性項目后,溢利為1.016億元。此次收購以后,臺泥在大陸水泥產能預估可達6200萬噸,有可能躋身大陸前五大水泥廠。
臺泥今年第4季度積極展開并購動作,10月底取得四川鐵路集團水泥公司100%股權,年產能擴增200萬噸。11月10日再拿下湖南金大地,兩案合計新增產能580萬噸,短短一個月,臺泥在大陸總產能增幅達到10.2%。臺泥表示,并購湖南金大地的2座水泥廠,都位在湖南省西南方的懷化縣,靠近貴州省的東南方,因為臺泥在貴州東南方有座水泥廠,以市場地理位置考慮,從湖南西南一路到貴州東南,3座廠銜接起來剛好可以整合大陸西南方市場。
臺泥此輪收購中兩個問題值得關注:
一、湖南水泥產能嚴重過剩,為何逆勢收購?
第一,臺泥對大陸水泥市場抱有很大信心。
臺泥董事長辜成允在接受臺灣媒體專訪時表示,大陸水泥市場具有8年到10年的穩定成長前景,而臺泥布局大陸也正當其時,2016年前實現總水泥產能1億噸的目標不變,在并購方面交出一份“讓人眼睛一亮的成績單”。
大陸目前水泥市場概況是:一方面,大陸水泥市場巨大,共有1300至1400家水泥廠,產能嚴重過剩,有必要加大兼并重組力度;另一方面,雖然大陸人均水泥消耗量已經大于1.5噸,屬于較高水平,但人均GDP僅在5000~6000美元,水泥市場仍有增長空間。
臺泥資深副總黃健強,主管臺灣內銷暨外銷業務、大陸業務策略制定及督導執行,在接受媒體采訪中表示,“2016年總產能1億噸的目標沒有改變,未來10年,大陸水泥需求將進入‘高延期’,即在某個高需求值上下波動的時期,而重組政策支持、控制產能、集中度提高、整合度提高,是‘黃金十年’,這也是臺泥的機會。”
根據臺泥國際2013年年報,其2013年的營業額達129.71億港元,同比增長14.7%;凈利潤16.75億元,同比增長175%。另據黃健強透露,今年前三季度臺泥利潤增長了70%,達到14億~15億元,預計全年利潤將達到20億元。從臺泥集團自2003年進入大陸投資至今的歷程來看,其在大陸10個省市區已建立生產基地,如今再成功收購湖南金大地兩座水泥廠后,年產能將突破6千200萬噸,有分析人士指出,臺泥“有機會成為大陸前五大水泥廠”。
第二,收購金大地性價比高 臺泥入湘第一步
臺泥此前在湖南并沒有布點,此次收購可以說臺泥入湘的第一步,同時也是黥北、重慶一線的延伸,同時避開與湖南其它龍頭企業的正面交鋒。金大地的產能布局在湘西,與其它產能嚴重過剩的地區相比,湘西水泥產能較少,金大地在懷化當地擁有2條日產2500噸新型干法生產線,在靖州投產了1條3000噸新型干法生產線。從區域位置來看,湘西地區雖然需求總量較小,但是由于水泥企業更少,未來可以形成較好的利潤區。同時,懷化位于湖南西部,西與貴州接壤,南與廣西相鄰,臺泥收購金大地后,將與臺泥所在華南、西南市場形成聯動,“便于整合市場,互相支援”臺泥董事長辜成允表示。綜合考慮未來市場利潤產出和區域市場水泥供需情況,此次收購性價比極高。
臺泥進入大陸一開始,提出的目標便是“深耕華南”,主要分布在兩廣和西南地區:兩廣地區的生產線主要是廣東的英德市和廣西的貴港市;西南地區:通過新建、收購、合營等方式,已經擁有四川廣安、貴州安順、重慶合川的數條生產線。四川泰昌建材、昌興水泥等水泥企業,與昆鋼集團、嘉華集團共同出資建設了云南昆鋼嘉華、保山昆鋼嘉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