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步入成熟期,國內低需求+低供給成新常態。建材行業已度過成長期進入成熟期末端,需求、利潤增速下降,新增產能減少,結合國內宏觀經濟環境,行業未來將迎來低速增長期,但是國內城鎮化率水平平均僅53%(2013年),區域之間城鎮化水平差異很大,基礎設施建設不平衡預計行業所面臨的低速增長將是一個中長期過程。在供給端,投資增速從2010年開始下滑,決定產能增速進入下行通道,今年水泥產能增長僅2.4%,今年1-10月水泥投資額同比下降15.3%,是2011年以來的最低值,未來水泥新增產能將越來越少,而玻璃近年來的產能增長仍在雙位數,2014年預計有10%,但增速較2003-2013年平均值15%下降5個百分點,也已進入產能增速下行通道。
順應“走出去”戰略,具備條件和動能,有望彌補國內增速放緩短板。經過20多年的發展,中國新型干法水泥占到90%以上, 4000-10000T/D生產線占比近80%,技術成熟,日產規模領先,根據福布斯公布的2014年全球上市公司2000強榜單中全球水泥公司上榜13家中國有5家,說明國內公司的資產規模、利潤率水平并不亞于國外競爭對手。“一帶一路”鏈接基礎設施薄弱的中亞、東南亞、南亞、西亞等區域,基礎設施建設離不開水泥、混凝土等建筑材料,而這些產品存在運輸半徑,上市公司預計將以輸出資本、輸出管理等模式參與到“一帶一路”建設中。目前海螺水泥、上峰水泥、北京利爾等公司走在前面,綜合看,行業走出去條件比較成熟,具備天時、地利、人和條件,且公司層面動力比較足,有望彌補國內需求不足短板。
2015年迎接改革浪潮,國企制度改革、公司微觀改革雙重演繹。今年9月,中國建材旗下的方興科技、洛陽玻璃停盤重組,拉響行業內國企重組第一單,海螺水泥、海螺型材重組方案為安徽投資集團、海創實業由間接持股變為直接持股,股權結構進一步簡化,改革并未止步,未來改革員工持股、引進戰略投資者等均有看點。不止于國企改革,公司層面通過營銷模式、經營方式、銷售渠道、拓展領域等微觀改革同樣可為公司獲得實實在在利潤,比較有代表性的公司東方雨虹、北京利爾等,傳統行業一樣再次煥發青春。
低基數+基建托底+房地產觸底回暖,水泥2015年好于2014年。今年下游需求下滑,水泥價格逐漸下跌,目前42.5水泥價格331元/噸,同比下跌10%,較年初下跌11.2%,接近08年以來的最低價位,在2015年基建托底、房地產觸底回暖的預期下,以及“一帶一路”推進、自貿區建設、京津冀一體化、長江經濟帶等重疊政策影響,加之產能增速已明顯放緩,水泥價格2015年見底回升可能性大。
低估值板塊中行業漲幅最小,水泥補漲最具確定性。建材行業目前PB僅2.2倍,低于行業歷史均值2.9倍,屬低估值板塊,行業年初以來漲幅44%,低于上證綜指12個百分點,是低估值板塊中漲幅較少的,子行業中,水泥行業PB1.8倍,PE(2013年)16倍,相對于歷史均值分別低35%、46%,是子行業中估值最低,也是基本面改善最為確定的行業。個股建議選擇受益國企改革、一帶一路、區域改善預期的公司,關注海螺水泥、華新水泥、金隅股份、冀東水泥、天山股份、青松建化、東方雨虹、北京利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