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翠山環繞的桃源縣牛車河鄉,浩浩蕩蕩的施工隊伍開進武陵山3號隧道施工現場,這標志著常德人期待已久的黔張常鐵路正式動工。建成后,連接常德和重慶的運輸通道即將打通,最快兩個半小時到達。
據介紹,黔張常鐵路西起重慶市黔江區,途徑湖北恩施州咸豐縣、來鳳縣、湖南湘西州龍山縣、湖南張家界市桑植縣、永定區,在張家界市與焦柳鐵路銜接,后向東經桃源縣后至終點常德市,途經2省1市11個縣(區)43個鄉鎮,全長約340公里,設16座車站。其中,常德境內約105公里,投資約110億元。
據廣鐵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黔張常鐵路項目有三個特點:一是地質條件復雜。黔張常鐵路穿行湘鄂渝交匯地帶,地形總的趨勢西高東低,沿線地質構造復雜,是典型的山區鐵路,全線巖溶區段總長約132km;二是橋隧比重大,全線橋隧比例達77.7%。三是環保要求高。沿線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自然保護區分布范圍廣、等級高,對施工安全、環境保護、水土保持等要求高。
記者了解到,黔張常鐵路為客貨共線國家一級雙線電氣化鐵路,線路設計時速200公里。該項目建設工期5年半,建成后,連接常德和重慶的運輸通道即將打通,最快兩個半小時到達。同時,將與未來的常岳九鐵路相接,形成一條長江以南地區的旅游大動脈,極大地促進以張家界武陵源世界級風景名勝區為龍頭的大量旅游資源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