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山東省煙臺市區空氣質量優良率穩定保持在全省前三名。但是,隨著采暖季燃煤量增加,燃煤污染、揚塵污染和機動車污染并存,極易導致空氣質量下降。
為確保藍天常在,煙臺市日前專門召開了全市空氣質量保障工作專題會議,要求各區政府(管委)、各職能部門全力打好揚塵控制、燃煤整治等五大攻堅戰,強化屬地管理和部門監管責任,全力推進大氣治理。
五大攻堅戰推進污染治理
煙臺市要求,各區政府(管委)、相關職能部門要打好建筑工地揚塵整治攻堅戰。規范完善建筑工地揚塵管理標準,督促市中心區5萬平方米及以上建筑工地在主要揚塵點安裝視頻監控裝置。健全完善建筑揚塵管理考核辦法,強化對轄區政府、開發商和施工單位的考核,對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力的實施停工停產,情節嚴重的列入市區建筑市場黑名單。
打好城市裸露渣土及道路揚塵整治攻堅戰。各區政府(管委)、相關職能部門要制定完善對裸露渣土整治的考核辦法,做到全面排查、逐一整治。加強對道路保潔單位作業頻次和清掃質量的監控,減少道路揚塵,杜絕二次污染。研究出臺財政補貼政策,鼓勵對建筑垃圾進行綜合利用、變廢為寶。
打好燃煤污染整治攻堅戰。各區政府(管委)、相關職能部門要制定實施燃煤鍋爐淘汰補償政策,確保在規定期限內淘汰禁燃區內的燃煤設施。大力推廣生物質燃料,實現能源替代。整合現有供熱資源,取締分散小型燃煤供熱設施。加大燃煤鍋爐排污監察力度,對超標單位依法處罰。
打好機動車排氣污染整治攻堅戰。各區政府(管委)、相關職能部門要加大黃標車查處力度,杜絕無環保標志、冒黑煙等污染嚴重車輛上路行駛。落實好早淘汰多補貼的差異化補貼政策,引導黃標車提前淘汰。制定機動車“黃改綠”實施細則和補貼政策,推進尾氣污染治理。
打好油氣污染整治攻堅戰。對未能按期完成任務的加油站、儲油庫,環保部門要依法處罰,經信部門不予辦理年審手續。對未按期完成整改任務的油罐車,相關部門將不予出具合格報告和道路運輸證件。
責任監管不走過場
治理大氣污染,需要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層推動,需要相關職能部門的真抓實干。
為進一步強化轄區政府的屬地責任,煙臺市將PM2.5改善情況納入科學發展考核指標,要求各區政府(管委)以守土有責的高度責任感,履行好第一主體責任,對工地揚塵管理、裸露渣土整治、道路保潔、淘汰燃煤設施和油氣回收等重點任務,統一部署、統一調度、統一檢查。
煙臺市要求,各職能部門要進一步健全完善各項整治工作規范和標準,并強化監督落實,嚴格處理處罰,絕不能走過場。其中,住建部門要強化建筑工地揚塵整治,創建一批揚塵防控標準化工地;城管部門要做好裸露渣土及道路保潔整治,創建一批濕法保潔示范街道;環保部門要牽頭負責燃煤污染和油氣污染整治,創建一批清潔能源示范工程;公安部門要牽頭做好黃標車淘汰工作,按期完成淘汰任務。
煙臺市提出,各區政府(管委)和各牽頭部門要進一步完善聯防聯控機制,加大現場監督檢查和督促整改力度。市政府每月召開一次空氣質量改善分析會,聽取各區、各部門工作進展情況匯報,研究解決難點問題。
煙臺市將加大明察暗訪力度、加密頻次,完善定期通報和曝光機制。對檢查中發現的具體問題,向有關區政府(管委)和責任部門下達限期整改通知單并跟蹤督查驗收,對進展遲緩的事項進行重點督辦。有關情況堅持每周通報,適時曝光,接受社會監督,促進工作落實。
同時,嚴格執行《煙臺市政府環境保護重點事項督查調度和考核問責暫行辦法》,對空氣質量同比惡化的區,實施嚴格的區域限批。涉及有大氣污染物排放的建設項目,一律不予環保審批,并由市政府約談主要領導;對整改任務進展遲緩的牽頭部門,由市政府約談主要領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