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水泥的体积安定性是反映水泥浆在凝结硬化后的体积膨胀是否均匀的情况,是评判水泥品质的指标之一,也是保证水泥制品、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必要条件;无论何时实施的国家标准都将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判为废品。因此,检验机构对于水泥安定性的检测决不能掉以轻心。本文通过分析GB/T 1346-2001中标准法和代用法检测过程中主要影响因素,以及所要采取的措施,说明无论采取哪种方法都要严格按标准操作,否则都会引起结果误判,特别是作为第三方的水泥质检机构更是责任重大。
1安定性的检测方法
水泥安定性的好坏是以净浆经特定试验条件处理后外形变化的结果来判断的。影响体积变化的有害成分是过量的SO3、fCaO和游离MgO,GB/T 1346-2001中检测的是由fCaO造成的体积安定性,而其他两项则是严格控制其在水泥中的含量。
1.1标准法
将标准稠度净浆装满2只雷氏夹,分别用75~80g配重玻璃压上,放入湿气养护箱养护(24±2)h后,沸煮3.5h,测定两试件煮后增加值的平均值≤5.0mm,且两个差值不得超过4.0mm,即可判定合格。
1.2代用法
将标准稠度净浆做成直径70~80mm、中心厚约10mm的球缺形状的试饼2块,在湿气养护箱养护(24±2)h后进行沸煮,沸煮方法同标准法;用目测或用钢直尺检查没有弯曲则判定安定性合格,反之为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