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泥行业中,水泥粉磨系统采用辊压机作为球磨机的预粉磨设备或半终粉磨设备,其粉磨系统的台时产量可以提高20%以上,相应的电耗也可以得到较大幅度地降低。辊压机以其显着的节能效果,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下面,就辊压机使用中出现的问题谈一些看法。
一、辊压机使用过程中,工艺方面常见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分料挡板高度太低,不能有效分离边料和中间料;
2、边料量太大,且边缘效应严重;
3、设备带料工作时,两端辊缝偏差较大;
4、设备维修、维护工作量大。
以上问题解决方法:
1、辊压机挤压效果差的主要原因在于分料挡板高度只有400mm,挡板上缘距离辊子下缘还有800mm的空间,边料就通过此空间混入中间料中,由此造成边料和中间料不能有效分离,从而降低了辊压机的挤压效果。针对此问题,并结合设备实际情况,我们将分料挡板直接上延650mm,并将其开度固定,从而有效地解决了中间料和边料混料的问题;
2、针对边料量太大,且边缘效应严重这一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侧挡板位置难以固定,辊压机带料工作时产生的侧向力很容易将侧挡板推离原位置,从而加剧了边缘效应,而较厚的料饼厚度(29—32mm)也是造成边料量过大的一个重要原因。针对此情,我们在将侧夹板调整到位后直接将其调整螺栓焊死,并将辊子定位挡块厚度从25mm降低到20mm,而有效降低了边缘效应和边料量过大问题。另外,适当的调整调整分料挡板开度也是降低边料量的一种常用手段。
3、辊压机运行中常见问题之一便是两端辊缝差值较大,其偏差超过5mm已司空见惯,为解决此问题,我们在尽量改善入辊压机物料粒度分布的同时,在稳流仓物料入口处加一600mmх800mmх600mm的小溢流箱,并在溢流箱的前后两个侧面上各开一400mm的圆孔,以保证物料入稳流仓后的均匀分布,从而有效的降低了物料在稳流仓内的离析现象。此外,辊子两侧压力均衡稳定和纠偏措施的得力有效也是解决两侧辊缝偏差过大的有效措施。
通过对辊压机系统的持续改造及管理的加强,辊压机成品中80mm筛通过量约23%左右,200mm筛通过量约30%。
总之,辊压机挤压效果的改善,有赖于设备稳定有效运转,以上所采取的措施,很多都是被动的,在目前情况下,我们不能苛求设备的尽善尽美,只能有的放矢,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一些简单易行的办法,以尽量弥补设备方面的先天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