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员”、“降薪”两个普通的词语,关系着我们每个人,都不愿意这两个词语被用到自己身上,但如今却不得不来到我们身边。5月29号,资本市场的世界级巨头摩根大通宣布未来一年将裁员逾5000人,目的是为了消减开支,以先进的技术代替人工。
5月末,有媒体报道称,中石油将全员降薪15%。资本市场一直被认为是经济走势的风向标,而当资本市场巨鳄宣布裁员时,意味着经济已经开始进入悲观的状态。当中石油将要采取全员降薪时,也就意味着央企的“铁饭碗”即将消失。作为一家手握战略物资的央企都开始采取降薪之时,作为水泥行业又将会如何呢?
当我国经济进入下行轨道,或是平稳期后,水泥行业也将迎来平稳期(或叫平台期)。那么,裁员与降薪是否会“杀入”水泥行业呢?下面,我们将从市场经济和行业走势来分析一下,供行业同仁参考。
水泥企业盈利能力下滑,降低成本或成救命稻草
在上半年还剩月余之际,我们通过对全国水泥价格走势和水泥上市公司一季报情况来看,价格下跌、盈利下滑成为今年上半年的总基调,企业的复苏情况不容乐观。
从上表可以看出,2015年1季度21家上市公司盈利增幅均出现了负增长,净利润率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在水泥企业盈利能力普遍降低,企业甚至面临亏损的情况下,很多水泥企业采取了停产、区域协同。此时,水泥企业开始采取减少人员的举措。
除了使用行政手段裁员以外,工业4.0的来临,也迫使水泥人不得不重新定位自己的工作职能,随着水泥生产线自动化水平的提高,水泥企业的用人指标也在大幅减少。
从中联水泥获悉,在过去,一条5000t/d的生产线需要标配300人左右,而如今的泰山中联水泥,只需200人,并且在与中联水泥管理层交流时得知,如果该生产线完善后,人员有可能降到百人左右,这样就会大大降低成本支出。此时,另外的100-200人将面临着换工作,或失业的命运。
水泥行业进入平台期 强强联合势必会采取裁员潮
除了企业为了降低支出费用和工业4.0给水泥人带来的压力外,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也将会给行业同仁带来失业风险。
记得当年“优土”合并后,创始人王微迅速隐退,老土豆的一众元老也纷纷离场。在爱奇艺吞掉PPS仅仅20天后,所谓“职能重叠”的近10%的员工就被火速裁掉。此外,在酷6被盛大收购,56先后被人人、搜狐收购,甚至中科云网和快播的“假收购”中,裁员也都是随后的标配措施。
当然,在水泥行业也不例外,以水泥行业龙头企业中国建材为例,中国建材在近10年内,通过兼并重组迅速崛起,成功整合了水泥行业的资源,但也关停了多条熟料线。虽然,导致的失业人员并没有统计数据,但采取类似的措施,毋庸置疑。
如今,水泥行业集中度仅有52%。远远低于发达国家80%以上的水平。如果按2014年数据算,依然将有7.2亿吨水泥产量需要兼并重组,如果换算成日产5000吨熟料线的话,将会有357条熟料线被收购,以每条熟料线标配300人算,就会涉及到10.71万水泥人。
在如今经济环境不太景气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使用智能化机器人来替代人工,采用这种方式不仅降低了人员成本,也减少了安全事故,并且提高了效率。企业更愿意选择这种替代方式,但这对于水泥人就业来说却是一种残酷的现状。然而员工要想不被取而代之,就必须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社会在快速发展,我们必须跟上时代的脚步,否则或早或晚注定要面临被淘汰的命运。
水泥人网公众微信号(cementren)推出的《美女脱衣》活动正在火爆进行中,您还在等什么呢?关注后回复“美女脱衣”就有机会获得最新版《水泥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