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工信部第八批“符合水泥规范条件的生产线”名单公布,据水泥人网统计,截至目前,工信部已经累计公布准入熟料生产线904条,按水泥人网2014年统计的全国熟料线数据,准入熟料生产线条数占比已达51.66%。在产能方面,累计公布准入熟料产能9.66亿吨,占全国熟料总产能的52.64%。
第八批名单是开始执行《水泥行业规范条件》(2015年本)(以下简称《规范》),废止《水泥行业准入条件》(工原〔2010〕第 127 号公告)后,工信部公布的第一批水泥行业准入规范名单。
该名单的入围规则是什么样子的?入围后,益处是什么,坏处又是什么?各地区、各龙头水泥企业入围情况又是什么样的?对此,水泥人网编辑进行了详细的整理,以飨读者。
随着水泥行业不断发展,行业发展逐渐进入平稳期。水泥产业的发展方向开始由量变转为质变。这里的质变主要体现在产业布局、生产工艺、节能环保、产品质量和安全等方面的要求将更加严格,这也就是水泥行业的转型升级。而《水泥行业规范条件》恰好成为了水泥行业转型升级的考核表。
据了解,名单评审主要根据《水泥行业准入条件》和《水泥行业准入公告管理暂行办法》(回复“规范条件”查看《水泥行业规范条件(2015 年本)》;回复“准入公告”查看《水泥行业准入公告管理暂行办法》),申请入围的流程是:企业申报--》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核实--》专家复核--》网上公示。
从《水泥行业准入公告管理暂行办法》中可以了解到,入围名单的好处是:对公告企业在投融资、技术改造、兼并重组、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等方面优先予以支持;政府采购和招投标优先选择公告企业。而对于不符合《水泥行业规范条件》的水泥企业,坏处却并没有明文规定。
过半熟料线获得准入,也就意味着,有过半的熟料线已经达到了《规范》的要求,但我们也要看到,还有将近一半的熟料生产线暂时没有获得准入。
接下来,我们通过准入率(准入率=获准入熟料线/共有熟料线*100%),来看看各龙头水泥企业、各省市的准入情况。
通过对表一可以看出,在熟料产能排名前10的水泥企业当中,熟料产能排名前三甲水泥企业恰好是准入率最低的三家企业,分别是中国建材、海螺水泥和中材集团。由于三家企业熟料产能过于庞大,子公司之间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导致部分水泥企业暂时没有进入“符合规范水泥生产线”名单。
中材集团准入率在熟料产能前10企业中,排名倒第一,但中材水泥的准入率却达到93%,只有一条熟料线暂未获得准入,准入率主要被其它三大控股水泥集团拖累。其它三大水泥建团准入率分别是祁连山46.15%,宁夏建材47.37%,天山股份17.65%。
中国建材准入率排名倒数第二,主要被西南水泥拉低,准入率只有18.52%。其它三大水泥集团准入率分别是北方水泥70.37%,南方水泥63.06%,中联水泥72.60%。
海螺水泥准入率排名倒数第三位,究其原因主要是西北地区熟料线“全军覆没”所致。海螺水泥在其它地区准入率分别是中南地区77.42%,华东地区61.54%,西南地区34.62%。
从各地区准入率看,各地区差异较大,华东地区准入率高于西北地区将近一倍,主要原因是华东地区的水泥企业需要政府优先支持的事宜较多,而西北地区却并非如此。
最抢眼的莫过于:富源县老厂宏发水泥厂,在第四批名单和第六批名单中连续出现,具体原因有待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