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的股灾让很多股民都透彻领悟到“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的真谛,同时也让很多上市公司感受到,股市给企业带来的激情与刺激。当海螺水泥因减持同业上市公司股票净赚13.5亿元不绝于耳时,7月10号,由水泥人网独家统计整理的“6月份水泥上市公司市值缩水排名榜(回复数字:“75”查看)”让其再次名声大噪。
由“6月份水泥上市公司市值缩水排名榜”我们知道,26家水泥上市公司市值缩水总值高达2375.63亿元。其中,海螺水泥过去1月市值蒸发420亿,让业内人士“刮目相看”。
面对股灾来袭,救市政策不断出台,央企、国企也纷纷响应。当然,作为以“国家队”为主的水泥行业也不例外。但让我感到意外的是:当股灾来袭,水泥上市公司纷纷响应,当面对行业下行压力时,水泥企业之间却采取了各自为政,大打价格战。很多业内人士疾呼,股市变化摸不透,水泥企业之间的较量更是看不懂。
7月9日,包括中国建材、中材国际和华润水泥等3家水泥央企在内的全体央企共同签订承诺书,为营造企业改革的良好环境,保证投资者的利益,全体央企一起承诺不减持所控股上市公司股票;并且加大对股价严重偏离其价值的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股票的增持力度,努力保持上市公司股价稳定;继续采取资产重组、培育注资等方式,着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支持所控股上市公司加快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力度,建立健全投资者回报长效机制,不断提高投资者回报水平。
7月11日,金隅股份为稳定公司股价也作出了类似公告。金隅股份的控股股东-北京金隅集团,拟使用不超过1亿元人民币的自筹资金增持公司不超过2%已发行股本。公司部分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相关领导班子成员等,将自筹资金择机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额将不低120万元人民币。
7月13日,福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发出公告,福建水泥鼓励公司董事(独立董事除外)、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增持公司股票,并承诺在未来六个月内不减持公司股票,积极探索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等措施,提升公司、股东及员工利益的一致性;并且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继续支持公司发展,促进公司提升质量和盈利能力,鼓励公司产业升级和整合发展等6点措施来维护公司股价稳定。
7月13日晚间海螺水泥也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安徽海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计划在未来6个月内,根据市场情况在公司股价出现非理性异常波动时适时增持公司股票 ,增持的股份数量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并承诺在本次增持计划实施期间及法定期限内不减持所持公司股份。
面对股市动荡,多家水泥上市公司接连发声,宣布通过积极增持、回购、暂不减持等方式稳定公司股价。
与6月份股市走势相似的还有水泥价格,6月份水泥价格全国跌声一片。据水泥人网从国家统计局整理出的数据称,6月份全国水泥价格平均降低12.21元/吨。
面对股灾,水泥上市公司能够众志成城,为何面对水泥行业下行压力加大、产能严重过剩时,部分水泥企业却视而不见呢?
众所周知,在解决我国水泥产能过剩和应对行业下行压力问题上,不仅需要国家的支持和相关部门的有力配合,最重要的还是水泥企业的自律,如果水泥企业拿出对待阻止水泥股市下滑的态度来遏制产能新增,我相信,水泥行业肯定不会出现水泥价格逼近,甚至低于成本线的情况。
据统计,2015年上半年,新增熟料产能依然有2093万吨,其中不乏海螺水泥、山水水泥、华润水泥、天山水泥等水泥上市公司的身影。
我们期待股市能够稳步上升,但我们更期待水泥行业的车轮能够正常滚动,最大限度的降低它前进道路上的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