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量价齐跌,企业亏损加大,行业发展堪忧”这18个字可以形象的概括2015年上半年水泥行业的“大概“情况,而水泥行业上市公司的盈利情况却展示了上半年水泥行业的“具体”惨状!
32家上市公司正增长盈利几乎“全军覆没”
截止到8月末,32家水泥上市公司2015年半年度报告相继出炉。作为水泥行业的佼佼者,水泥上市公司的生存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水泥行业的整体情况。为此,水泥人网收集整理出了这32家水泥上市公司的净利润排名榜,如下表。

从上面盈利排名榜中可以发现,32家水泥上市公司中只有5家水泥企业在上半年的净利润是呈正增长的,分别是葛洲坝水泥、中材股份、西水股份、冀东水泥和ST狮头这5家上市公司,也就是说上半年水泥企业正增长盈利率不到16%。而且其中还有如冀东水泥一样,正增长盈利的主因不在水泥业务板块,如若除去此类情况,那么这32家水泥上市公司正增长盈利几乎“全军覆没”。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5年上半年我国水泥行业利润总额为132.65亿元,同比下降61%。据水泥人网统计,以上32家水泥上市公司上半年实现的净利润为115.61亿元,占总利润的87.15%。
上半年在市场需求不振的影响下水泥上市公司不仅利润出现大幅下滑现象,甚至有些企业出现了亏损,以上32家水泥上市公司就有8家出现亏损,亏损企业分别是联合水泥(亏损0.03亿元)、东吴水泥(亏损0.14亿元)、祁连山水泥(亏损0.35亿元)、宁夏建材(亏损0.42亿元)、福建水泥(亏损1.25亿元)、青松建化(亏损2.33亿元)、天山股份(亏损2.54亿元)和山水水泥(亏损9.92亿元),即上半年水泥企业亏损率达到25%。其中福建水泥利润下滑最严重,下滑幅度高达1336%。
水泥人网发现亏损的上市公司水泥业务板块所在区域主要在西北地区,上半年西北地区水泥市场恶性竞争最为激烈,令当地的水泥企业销售价格大幅下降,致当地的水泥企业上半年亏损严重。国内水泥需求低迷且同比下降,加之水泥产能严重过剩局面下的恶性竞争,受此影响部分水泥企业还出现增量不增收的现象,如天瑞水泥、福建水泥等水泥企业,市场恶性竞争下的盲目降价是上半年水泥行业利润大幅下滑的主因。
“利润率”体现企业之间竞争力的差异
从营业额来看,上半年水泥行业营业额超过100亿元的有6家上市公司,排名分别为中国建材(483.39亿元)、葛洲坝水泥(338.32亿元)、海螺水泥(242.23亿元)、中材股份(230.91亿元)、金隅股份(180.56亿元)和华润水泥(107.37亿元)。
我们知道净利润的多少代表的是企业阶段性的发展情况,而利润率(利润率=净利润/营收*100)则代表了企业的盈利能力,是企业竞争力的体现。通过水泥人网对营收超过100亿元的6家水泥上市公司利润率的统计,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建材为1.64、葛洲坝水泥为3.71、海螺水泥19.46、中材股份1.94、金隅股份5.8和华润水泥控股11.42。
通过以上32家水泥上市公司净利润、营业额以及利润率的相互比较,水泥人网发现营收相对较高的企业,利润率并没有名列前茅。企业利润率的低下,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水泥上市公司在成本控制方面的优劣势。
在上半年水泥行业整体业绩不景气的情况下,海螺水泥的利润能“霸占”整个行业的1/3,其主要原因还是海螺水泥在成本控制方面占有绝对优势,在低迷的市场环境下,提升企业利润率已经成为水泥行业研究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