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束之高閣的綠色建材,如今掀起了蓋頭,一步步走出深閨。
近日,以“綠色建材”為主題的首屆夏熱冬冷地區綠色建筑·建材及設備展覽會在南京國際展覽中心開幕。展覽由上海、重慶和武漢、成都、南京等10座位于夏熱冬冷地區的中心城市聯合主辦,上百家國內外知名企業參展,展示了建筑領域的頂尖科技、綠色元素。
建筑由“淺綠”走向“深綠”,凸顯了國內建筑行業傳統生產方式的深刻變革。在樓市處于當前發展的十字路口時,也迫切要求建材“靠新出強”,贏得市場青睞。對此,浙江杭蕭鋼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單銀木表示,鋼結構等綠色建筑作為當前建筑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推手,其建材凸顯“四節一環保”特征,滿足當前節能減排和新型城鎮化發展需要。
新型建材引領建筑革命
“一手抓壓減過剩產能,尤其是淘汰落后產能,一手抓培育新的增長點。”早在第八屆夏季達沃斯論壇上就有專家指出,產業要實現轉型升級“蝶變”,離不開改革,而其中“材料創新”將成為改革的重要推手。
縱觀技術行業發展歷程,無不是材料創新帶來的思辨。從電子管到晶體管,再到集成電路,從而迎來3次信息產業變革的浪潮。同樣,對建筑行業而言,從土木磚瓦、混凝土到新型建材,這也勢必將帶來一場新的建筑產業革命。
而鋼結構建筑正是這場綠色革命的“旗手”。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巡視員呂桂新認為,從歷史階段看,2011年前是建材工業由大變強、靠新出強的發展階段,2011年至2020年是建材工業創新提升、綠色發展的新階段。
專家介紹,推動綠色建筑、低碳經濟是發展鋼結構建筑的初衷。混凝土結構材料50年后就會成為建筑垃圾,造成大量污染,鋼結構建材卻可以被有效回收利用,再加上其重量比合理、抗震性能好、可焊接、可密閉等優點,發展鋼結構建筑是必由之路。
盡管理想很豐滿,但卻面臨著“骨感”現實的尷尬——鋼結構住宅在我國住宅建設中不足10%,實際應用情況更是不容樂觀。中國建筑科學院研究員王明貴認為,鋼結構住宅的難點在墻板。由于我國新型墻體材料匱乏,建筑工業化基礎薄弱,市場出現的墻體板材產品少,質次價高,滿足不了鋼結構住宅產業化的需要。
掌握了新型墻體材料,也就意味著掌握住宅產業化的未來。早在2004年,杭蕭鋼構就從德國等國家引進了先進的生產設備和工藝,并成功研發了CCA板及整體灌漿墻技術,在滿足自身鋼結構住宅技術體系應用的基礎上,填補了國內市場空白。
杭蕭鋼構副總裁陳瑞表示,CCA板灌漿墻在多次破壞性試驗中的抗震數據顯示,層間位移角度小于1/2000時,CCA板灌漿墻無任何裂縫;層間位移角為1/90時,墻體僅產生局部裂縫或擠壓,只要略加補修就可恢復使用,能滿足大震時建筑主體結構層間位移變形的要求,不會出現國內歷次地震中建筑物整體垮塌、傷及人員生命的悲劇。
正是憑借自身對于CCA墻板和灌漿墻的技術開發,杭蕭鋼構顯著縮短了鋼結構住宅建筑周期,降低了建筑成本,提升了建筑抗震性,以整套鋼結構住宅技術體系成為我國鋼結構住宅產業化推動者與領導者。
“未來的5到10年里,鋼結構將以綠色建筑集成為突破口,牽頭建筑上下游供應鏈,謀求新一輪擴張。”陳瑞說。
建材市場迎來優勝劣汰
2015年1月,國家啟動《綠色建筑行動方案》,提出“十二五”期間完成新建綠色建筑10億平方米;到2015年末,20%的城鎮新建建筑達到綠色建筑標準要求;同時,改造既有建筑近6億平方米。《方案》要求,未來的建材業發展由“增量擴張”轉向“提質增效”,走綠色化發展道路。
在此情況下,鋼結構等綠色建筑正加速打破原有建筑行業分布格局,引發變革浪潮。業內人士表示,根據《方案》的目標估測,“十二五”期間綠色建筑可帶動綠色建材2萬億元的市場需求,市場“蛋糕”巨大,同步提振新型建材、智能建筑等產業發展信心。
此外,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又下發《關于保障性住房實施綠色建筑行動的通知》,要求具備條件的保障性住房應率先實施綠色建筑行動;隨后又聯合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關于開展綠色農房建設的通知》,推動農村發展綠色農房,推動綠色建材下鄉,為當前大力推行的新型城鎮化再加“一把火”。
一系列利好消息,讓綠色建筑從單向走向成片、從城市走向農村、從“淺綠”走向“深綠”。“其中,建材市場將向著智能化、標準化邁進,其中最主要的將是建材行業的整體變革。”業內分析人士指出,不符合此標準的建材供應商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甚至被淘汰,而順應產業發展潮流的建材供應商將迎來新的增長機會。
綠色設計是源頭,綠色建筑是關鍵,而新型建材則是保障。杭蕭鋼構副總裁陳瑞表示,相關企業必須積極提高實力順應需求,才能從容應對出現的新情況和新挑戰。記者發現,與傳統建材結構需要“肥梁胖柱”才能建造較大開間相比,采用新型建材的鋼結構建筑輕質高強,因此可以簡單實現大跨度與復雜幾何結構,創造開放式住宅,“輕、快、好、省”地建房子。
“裝配式建筑已成為未來發展的主流趨勢。”陳瑞告訴記者,杭蕭鋼構CCA板不僅具有優越的抗震性能,還具有輕質、高強、高韌、大幅面、防火防潮、隔熱保溫、防腐防蛀、耐候性好等優良性能。更為重要的是,杭蕭CCA板相比傳統建材,100%不含對人體健康有害的石棉等物質,用于裝配式建筑將成為絕佳的選擇。
建筑“中國制造”,已經迎來了在綠色科技引領中的新一輪強筋健骨。分析人士指出,隨著建筑業變革風暴愈刮愈盛,市場“鯰魚效應”已經凸現出來,相關新型建材根據優化產業結構的基本要求,就要實現工業綠色、循環、低碳轉型。開弓沒有回頭箭,這也是行業科學發展的必然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