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1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三季度GDP同比增长6.9%,这是6年来GDP增速首度“破7”,身为水泥行业的你是否已经早已预料到?
6.9%的增速对水泥行业有哪些“影响”?
此次中国GDP实行分季核算的新标准后,统计局首次公布GDP。分季度看,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7.0%,二季度增长7.0%,三季度增长6.9%。下面来看看中国GDP的增速对水泥行业的影响。
一季度:2015年一季度,我国水泥市场以低迷之态开局,成为继2000年以来首次在一季度出现负增长的局面。据数据显示,一季度累计生产水泥4.28亿吨,同比下降3.4%,水泥市场价格同比降幅为13.5%,一季度实现利润32.3亿元,下降67.7%。
上半年:在2015年上半年,水泥行业因为需求的下降,导致产能利用率走低,水泥新线仍然投产,加剧了产能严重过剩,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价格降幅创下了近7年以来同期新低。水泥市场“量价齐跌”,企业亏损加大,行业发展堪忧,上半年水泥行业利润总额为132.65亿元,同比下降61%。
三季度:进入10月后,水泥上市公司已然陆续发布三季度预报,与整体行业大势基本相似,水泥上市公司的业绩出现不同幅度的下滑,截至10月20日,8家企业预报中有4家是亏损状态,后续发布的上市公司业绩情况或也不乐观。

今年以来,水泥市场需求增速下滑的幅度和速度要比我们想象的更严峻。受季节因素拉动,四季度需求下滑较前三季度或许会有所收窄,但反弹也不会过于乐观,水泥企业进入“低盈利”将是常态。
据水泥人网所知上半年水泥上市公司正增长盈利几乎“全军覆没”,水泥上市公司作为水泥行业的佼佼者,是水泥生产企业的典型代表,其同样遭受到了这一轮的市场洗礼,可想而知水泥行业市场的严峻程度。
6.9%对水泥行业的“未来”预示着什么?
虽然说水泥行业产能过剩、需求疲软,水泥销量和售价大幅下降,是造成企业亏损的直接原因,但水泥作为投资拉动型产业,投资决定需求,而中国经济的低迷是造成水泥市场严峻的直接“导火线”,企业盈利大幅下降就是最好的“佐证”。
面对如今的经济环境,结合水泥行业的生存“困境”,水泥行业整合重组、淘汰落后产能的脚步会加快,在经过一番并购调整后,市场集中度将越来越高,水泥行业“强者愈强,弱者出局”的形势逐渐明显;从水泥企业纷纷布局海外市场来看行业中“转型升级”也在提速。
6.9%的增速预示着中国经济正在“转型”,水泥企业需要在这种“转型”中谋发展必须加快脚步,“大鱼吃小鱼”的时代已经过去,如今是“快鱼吃慢鱼”的时代,未来水泥行业将只存在大型企业和小型企业,中型企业不进则退,企业需要认清“现状”。
6.9%的增速不仅代表中国经济在“转型”,同样预示这水泥行业已经进入了深度调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