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中国建材是以并购的方式迅速强大起来的。相比同行业来说,中国建材可以说是起步较晚的企业,其在2006年就成功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曾用短短的两年多时间,“席卷”了140多家水泥企业,并在2009年水泥产能就达到了1.8亿吨,成功占据了行业之首。从此,左手资本,右手收购,开始一路狂奔着“囊获”了南方水泥、西南水泥、中联水泥和北方水泥四家水泥公司。
由水泥人网统计,截至2014年末,南方水泥拥有已投产熟料生产线111条,熟料年产能力达10707.4万吨,占全国熟料总产能的5.84%;西南水泥熟料生产线总产量达9765万吨,占全国水泥熟料总产能的5.33%;中联水泥共有投产熟料线73条,年产熟料8903.2万吨,占全国熟料产能的4.85%,在中国建材旗下四大水泥集团中排名第三;北方水泥共拥有已投产熟料生产线27条,熟料总产能达2504.8万吨,占全国熟料总产能的1.37%。
中国建材:透过“数据”看未来,快速的发展模式给中国建材的未来埋下了隐患,在市场环境发生巨大变化时,中国建材的虚弱很快也暴露出来了。

表一是中国建材近3年的“成绩单”,而2012年至2014年这3年的负债率分别为:82%、82%、79%,这3年中国建材的资产负债率都远远超过了70%的警戒线。

表二是2015年中国建材在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的盈利“成绩”,今年在宏观经济低迷的市场环境下中国建材的净利润下滑严重。

表三是行业龙头水泥企业在2015上半年的“成绩单”,抛开山水水泥的非正常经营情况外,在相同的市场环境下与行业的龙头企业相比,中国建材的利润率仅仅只是超过华新水泥(1.38%)和台泥(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