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電產業產生的大量粉煤灰、百年采煤留下的煤矸石、冶煉企業的爐渣等工業廢棄物,一度成為合山這座資源枯竭型城市的環保難題。如今,這些廢棄物卻撬動了循環經濟大產業:8月8日下午,廣西合山市與金圓控股集團公司簽署一項投資24.5億元的環保建材資源綜合利用項目合作框架協議書。
根據協議,該項目建在原合山礦務局廢棄的馬鞍山礦,分兩期完成,一期投資8億元,項目需按照國家發改委新頒布的《產業結構調整目錄》要求,利用新型干法水泥窯爐處置工業廢棄物并進行低溫余熱發電。
與此同時,投資22億元的合山發電有限公司循環經濟綜合利用項目獲自治區發改委批復后,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
該項目除了年產600萬噸以上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外,還有年產120萬立方米的粉煤灰加氣混凝土砌塊生產線、年產100萬立方米的脫硫石膏砌塊生產線等。兩個項目投資總額近50億元,投產后年銷售收入預計超過50億元。合山市委書記曾廣斌告訴記者,這兩個項目之所以能順利獲得自治區發改委的批復,是因為項目的“循環經濟”屬性符合國家產業政策,項目讓火電和煤礦產業遺留下來的工業廢棄物就地變成“寶貝”,這對促進合山資源枯竭城市轉型意義重大。
金圓控股集團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之所以投資合山,除了因為當地豐富優質的石灰石資源外,還因為當地有豐富的粉煤灰、爐渣等適合生產優質水泥等建材的原材料。據悉,在合山市,受投資者青睞的工業廢棄物資源豐富,除了多年發展煤礦和火電遺留下來的數億噸煤矸石和粉煤灰外,每年僅合山發電公司新產生的粉煤灰、爐渣及脫硫石膏就有近200萬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