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晚间和周三晚间,秦岭水泥这家陕西上市公司,连续发布了两则可谓是冰火两重天的信息披露。
8月30日,秦岭水泥披露了2016年度半年报:公司当期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出现双降,最令资本市场参与者关注的是,其当期应收账款高达15.48亿元,这一数字已超过公司目前总资产的一半。在这一消息使然下,秦岭水泥二级市场股价在昨日应声而动,逆大盘的飘红势头而下跌了1.63%。峰回路转,昨日收盘后,秦岭水泥又发布了定向增发预案:根据修订后数据,秦岭水泥拟向公司控股股东中国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公司关联方鑫诚投资、银晟资本等共计6名对象,非公开发行不超过6974.90万股、发行价格为6.63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4.62亿元。两组连贯出现的信息披露,先是让持股者心里一沉,紧接着又能稍稍舒了口气。
有关记者查阅历史数据后发现,秦岭水泥自2015年将水泥业务进行剥离后,的确令业绩脱离了连续亏损的苦海,但公司的应收账款却不断“扩容”,近一年来基本维持在10亿元的较高区间。至此期中报,应收账款更从年初的12.39亿元增至15.48亿元,这个已接近公司2015年全年营业收入额度、超过公司总资产一半的数据,直接让秦岭水泥财务报表中的现金流凸显紧张——截至2016年6月30日,秦岭水泥库存现金为31万元、银行存款为8308万元。
在这种背景下,秦岭水泥随后发出的定向增发公告,似乎就显得十分必要和及时了,在很多资本市场参与者看来,预案获批就意味着秦岭水泥即将获得宝贵的“现金流血液”。对于此次定增,秦岭水泥也曾公开发声表示公司资产负债率较高,资产负债结构不尽合理,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抗风险能力。并明确希望可以通过补充流动资金来降低公司资产负债率、提升公司持续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