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需求——水泥需求增長乏力:自市場化以來,2015年水泥需求首次出現負增長,下降5%左右;而2016年需求有所抬升,主要因為房地產投資有比較好的回暖及基建投資較好的表現。八月份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水泥產量15.4億噸,同比2015年增長2.5%,屬于弱增長趨勢,表明水泥行業隨著房地產投資回暖有明顯恢復的態勢。
二、供給——產能利用率依舊偏低:在去年需求整體下降的情況下,2015年產能利用率為66.9%,處于過剩紅線之下。依照國外經驗,80%為合理水平,我國產能利用率只有64.5%,比去年更低,但預計全年水平應該接近70%。按目前需求情況來看,要實現80%的合理運轉率目標,至少需要壓減3.9億噸熟料產能。
三、水泥行業的供給側改革:目前頒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建材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的指導意見》涉及:1)遏制新產能;2)去產能;3)錯峰生產;4)提升集中度;5)優化產品結構。除此之外,地方也在行動。新疆地區憑借地域優勢,可以說是良好的政策試點地區。
四、行業效益情況——價格低迷,利潤下滑,但發展趨勢向好1)2016年上半年開始有盈利,但利潤率比較低,僅為2.5%;但是到9-10月份應該基本與整個工業行業持平,全年超過工業行業利潤率大有希望。
2)從區域特點來看,上半年北部呈減虧狀態,南部盈利能力同比有所減弱。
五、預測——利潤有望超過去年,實現正增長:2015年應該是價格最低年份,未來5-10年不會更差。主要依據以下原因:1)需求維持20億噸以上的規模;2)需求的基本穩定或略有下降,將促使大企業逐步認同份額;3)劣勢產能的退出將不可避免;4)低價位更有利協同;5)錯峰、大氣污染治理等限產措施會給價格帶來向上波動;6)市場集中度將繼續提升。
六、中國水泥協會的工作思路和措施:1)協會工作都是圍繞34號文精神展開,把行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作為協會的重心;2)開展區域市場協調工作,密切跟蹤市場變化。3)加強輿論引導,對違規的新增產能項目給予曝光,積極宣傳區域協同有力、價格效益回升的成功經驗。
七、未來競爭格局的變化:1)目前行業內趨勢是不斷兼并重組,提高集中度。2)大企業的變化:一方面,全國前20家水泥企業有整合動作;另一方面,區域市場,前2-3家大企業水泥產能集中度達到70%-80%之間,市場占有率達到50%以上。3)成本高,區域控制力低的劣質產能將面臨淘汰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