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材》雜志2016年第9期報道:2016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隨著我國經濟進入新一輪的結構調整,產能過剩行業如何順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為眾多實體企業面對的重大現實課題。以水泥為主業的海螺集團,面對嚴峻的外部形勢、殘酷的市場競爭和掌門人的新老更替,1-7月份突破了國內水泥市場過剩“飽和圈”,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經營性利潤同比增長12.7%,主業水泥產銷量再創歷史新高,對外發展勢頭不減,沿“一帶一路”闖出增長“新干線”。可以說,“十三五”開局海螺集團生產經營取得新突破,產業發展呈現新格局。
厚積薄發,新常態下發展取得新突破
供給側改革,企業是主體。年初以來,面對經濟下行、投資增速持續回落、市場需求乏力、原材料價格上升的多重壓力,海螺集團深入貫徹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鎖定“一強三冠”目標,明確全年計劃任務,搶早啟動市場,調整經營策略,強化內部管理,加速對外發展。1-7月份對外項目投資61.04億元,水泥產量1.26億噸,同比增長3.9%,水泥銷量1.26億噸,同比增長5%,主業規模逆勢增長,達到了歷史新高度。經營業績好于預期,集團在全行業和省屬企業中繼續保持領先位置。
上半年,海螺集團深入貫徹十八屆五中全會和中央、安徽省全省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圍繞集團“十三五”規劃目標,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嚴管理、降成本、提效益、謀發展,堅持創新驅動,推動產業結構升級,積極轉變發展方式,產業布局得到持續優化。
水泥制造是集團的主導產業。多年來,海螺堅持大力發展新型干法水泥技術,不斷提高水泥生產的現代化、大型化、集約化水平,大力開發和推廣水泥窯余熱發電、垃圾焚燒等節能環保新技術,先后建成了我國第一條日產5000噸新型干法國產化示范線、第一條日產10000噸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第一套水泥純低溫余熱發電機組、第一套利用水泥窯處理城市生活垃圾系統、第一個千萬噸級熟料生產基地,并在安徽蕪湖、銅陵和廣東陽春興建了當今世界技術最先進、單產規模最大的4條日產12000噸生產線。海螺水泥年產能現已達到2.94億噸,成為我國水泥行業的領頭羊、產業結構調整和節能減排的排頭兵。
新型化學建材是集團的又一重要產業。目前海螺型材在安徽、浙江、河北、廣東、新疆、四川、山東等省建有生產基地,年產能76萬噸,門窗年加工能力已超過51萬平方米,營銷網絡遍布全國,全國市場占有率達35%以上,產銷量連續12年位居世界第一。
在做強主業的同時,集團順應國家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需求,著眼于將水泥工業打造成為綠色生態環保產業,通過開展國際技術交流與合作,在蕪湖投資建設節能環保裝備制造基地,先后開發制造了系列余熱鍋爐、垃圾焚燒爐、CK系列節能立磨等節能、環保裝備,已形成產業化雛形。集團服務產業總資產達10.5億元,海螺設計院業務模式從單一承接設計業務拓展到國際總承包業務,設計范圍從水泥工程發展到節能環保、脫硫脫硝、垃圾處理等眾多領域。
如今,海螺水泥以其卓越的品質和優質的服務享譽國內外,產品遠銷4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單一品牌出口商。海螺型材產品暢銷全國各地,并出口至英國、德國、俄羅斯等國家。海螺品牌在國際市場上被廣泛認同,為海螺集團的全球戰略實施和產業國際化奠定了基礎。
集團領導班子在對經濟形勢和行業走勢進行深入研究分析后,基于海螺的雄厚積累和已有優勢,逐步勾勒出海螺集團“十三五”時期實現“一強三冠”目標的路徑——效益當先,開拓海外,多領域協同發展。
效益當先,內外兼修爭創新業績
經營管理是企業發展之基,創收增效是企業生存之本。圍繞2016年經營目標,海螺集團上半年加強市場建設,抓實經營管理,降本節支,提質增效,確保了各產業板塊營運質量穩步提升。
水泥主業圍繞提產、降本、增效、綠色四個重點,持續加大節能環保工程技改投入,始終保持各企業的能耗處于先進水平。通過深入開展對標,優化工藝操作,實施節能提產技改,加大對新建、新加盟、虧損企業對標幫扶力度,實現了水泥產業整體運行指標不斷優化。上半年,全集團噸熟料實物煤耗、標準煤耗同比分別下降2.13公斤和1.65公斤,噸熟料綜合電耗、水泥粉磨綜合電耗同比分別下降0.91度和1.21度,水泥生產成本較預算下降11.1元/噸。子公司積極實施技改技措,修舊利廢,提升系統運行質量,降低成本開支。上半年全公司累計實施自主維修項目278項,節約費用約1193萬元;開展修舊利廢2265項,節約備件費用支出3100萬元,降本增效成績顯著。
海螺型材公司為整合市場優質資源,增強市場控制力,積極推進客戶分類分級管理,建立戰略合作客戶服務體系,重點突出對大客戶、終端客戶的服務和管理,與萬科集團、遠洋地產、中南地產、碧桂園等21家全國性房產公司等達成戰略合作,完成銷量1.4萬噸,較同期增加5700噸。通過“一樓一案”和差異化產品策略,加大工程市場投入,上半年共簽約合作門窗客戶2845個,取得工程2001個,彩色型材銷量同比增加2061噸。海螺型材上半年重點推進現有產能布局的優化,做好東北型材項目選址、建設,7月8日正式與吉林省長春市農安縣人民政府簽署了年產4萬噸塑料型材投資協議。這也是海螺集團積極響應國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在東北投資的第一個大型項目。
老撾萬象省委書記維東.賽雅宋參觀海螺綠色建材
海螺集團服務性產業上半年通過提高服務質量,既穩定了集團內部市場,也提升了外部市場份額。海螺設計院上半年在服務海外發展項目工程設計和前期工作的同時,積極拓展集團外部工程服務市場,抓好總包工程項目管理,順利完成了上半年各項經營管理目標,利潤完成半年度預算的139%。信息工程公司堅持創新驅動,逐步推進智能工廠建設,豐富水泥主業經營管理手段,提升公司盈利能力,超額完成半年度利潤預算。
轉型升級,多點發力尋求新突破
當前,中國經濟正處在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調整的陣痛還在持續。水泥等傳統行業由于產能過剩,產品價格持續走低,企業面臨著市場出清,只有堅持創新驅動,推動內涵式發展才有出路,也才能確保海螺集團“一強三冠”發展目標的實現。
今年以來,海螺集團深入貫徹安徽省省長李錦斌2015年9月到海螺調研時的講話精神,圍繞轉型升級,堅持以創新為源、以質量為本、以管理為基、以綠色為要,不斷尋求新突破。
向互聯的方向轉變,推動多產業融合發展。順應制造業、現代服務業融合,以及“互聯網+”的發展趨勢,探索建設網絡電商平臺,實施海螺水泥、型材等產品線上營銷,并在大中城市廣泛建設型材產品綜合體驗館,線上線下融合發展,運用互聯網改造業務流程,促進經營模式創新。
向綠色方向轉變,全面提升綠色制造水平。在水泥生產線上積極推廣具有海螺特色的“精細化操作+低氮燃燒+SNCR煙氣脫硝”脫氮技術路線,實施電收塵器高壓控制系統升級改造、大型風機變頻改造等。海螺型材相繼推出高節能性能的伊爾斯塑鋼系統門窗、零甲醛生態樹脂門等產品。
向智能化方向轉變,著力打造智慧企業。集團以智能工廠建設為契機,深入推進兩化融合工作,上半年協同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等三所高校共同申報的國家級科研課題“水泥生產智能化控制關鍵技術及應用”獲得批準。在下屬工廠啟動了無人值守地磅項目,建立了以信息系統為支撐的自動稱重管理系統,規范發運流程,提升發運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客戶服務水平。
印尼西巴布亞水泥項目
今年來,海螺集團還加大了探索多元化發展新路子的力度,在國內外廣泛尋找機遇,爭取通過注資、收購和股權合作等方式實現強強聯合,發揮集團強大的實體產業和資金優勢,探索實現資金利用率最大化的有效路徑,借助上市公司平臺,尋求合作機會,打造新的增長極。
大步走出去,打造長遠發展新引擎
今年以來,海螺集團利用自身的技術、管理、資金等優勢,充分發揮在水泥行業建設、生產等方面的經驗,繼續加快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以及亞非拉等欠發達地區的投資建設步伐。2016年2月5日,緬甸海螺5000t/d熟料生產線順利點火試生產;5月28日,印尼南加海螺第二條生產線成功投運。海螺集團與國家開發投資公司合作的印尼西巴布亞水泥項目,具有優質石灰石資源和良好水運條件,2015年3月項目主體工程開工,現已進入點火投產倒計時。緊鄰國際干散貨海港的印尼孔雀港粉磨站項目,也有望于2016年下半年投產。印尼南蘇拉威西省馬諾斯和巴魯兩處水泥基地項目、北蘇拉威西省水泥項目,老撾萬象和瑯勃拉邦水泥項目,柬埔寨馬德望水泥項目等都在加快推進。緬甸曼德勒等項目正在推進項目報批、征地等前期工作。推進實體項目投資的同時,海螺集團還不斷總結優化項目設計與裝備配套,通過管理優化和技術創新等手段大力提升集團產業配套服務能力,推進海外工程業務和裝備出口,上半年僅裝備出口退稅就達到了4305萬元。
印尼南加海螺全景俯瞰
俄羅斯的歐亞大市場和歐亞大通道戰略構想與“一帶一路”相互契合,經濟發展對建材需求潛力巨大。集團多次考察俄羅斯市場,尋找適合的投資項目載體。經過多輪商談,7月19日海螺集團與俄羅斯烏里揚諾夫斯克州合作項目取得積極進展,雙方在中俄兩國政府的共同見證下,簽署了《關于在烏里揚諾夫斯克州投資水泥項目的投資協議》。
今年以來,海螺集團還多次組隊對中亞、南亞、非洲等地開展了水泥市場調研,積極尋找新的規劃區域和項目載體,為后續發展儲備資源。
海螺型材在水泥主業走出去的過程中,積極借船出海,在中亞等地尋找海外發展機遇,同時加大邊貿外貿市場拓展,建立季度專題會議機制,研討解決市場拓展遇到的瓶頸問題,組織對印尼、印度、中亞、蒙古、老撾、越南等區域市場走訪調研,積極嘗試OEM合作,1~6月份邊貿外貿型材銷量同比增幅47%。
從印尼到緬甸、老撾、柬埔寨,再到俄羅斯等歐洲國家,縱覽海螺集團的海外發展之路不難發現,海螺的海外發展戰略完全契合國家“一帶一路”的戰略部署,完全符合國家的規劃布局。在向海外發展的過程中,海螺集團注重超前謀劃好海外市場的品牌推廣和市場引導,通過國際貿易,實現海螺產品率先進入,提高品牌的國際影響力;海螺集團在實施國際化戰略,輸出技術、資本、裝備的同時,嚴格遵守當地的法律法規,尊重當地的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并融入其中,履行企業社會責任,構建良好的發展環境,實現與當地自然、人文的和諧共處。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站在新起點上的海螺集團,正以全球化的視野、堅韌不拔的毅力和敢為人先的勇氣,直面困難與挑戰,朝著更高更遠的目標進發,我們有足夠的理由相信,海螺集團不僅能夠實現“十三五”良好開局,也一定能夠實現“十三五”的愿景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