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山東省環保廳獲悉,臨沂市充分發揮環境標準倒逼產業轉型升級的作用,進一步優化配置、高效利用能源資源,實施“三個一批”,努力贏得環保治理的主動權。
淘汰一批落后產能。據了解,臨沂現有粗鋼產能800萬噸、生鐵產能700萬噸、水泥產能1800萬噸、化工產能1340萬噸、建陶產能6.4億立方米。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要求,制定“十三五”落后產能淘汰和過剩產能化解方案,重點解決鋼鐵、焦化、水泥、鐵合金等過剩產能化解不到位問題,解決高耗能和落后產能替代不夠問題,明確相關企業化解和淘汰產能時間節點,落實“關停并轉”措施,為發展優質產業項目騰出環境容量。2017年前堅決完成285萬噸粗鋼、120萬噸生鐵產能壓減任務。
改造一批傳統產業。加快實施“1+11”工業轉型升級計劃,結合開展“千企千項千億”技改工程,組織開展“1345環保技改行動”,利用今明兩年時間實施13個行業、4000家企業的5000個重點環保技改項目,“一企一策”落實生產工藝改進、清潔生產審核等措施,實施自動化、智能化、生態化升級改造。2017年底,全市70%以上的重點工業企業工藝裝備要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環保治理水平實現大的提升。
實施一批“退城進園”項目。臨沂50%的重點工業企業集中在主城區。對列入年度計劃的19家工業企業,逐一制定和落實搬遷方案,盡快搬遷入園。今年年底前,三德特鋼、華森水泥和11家建陶企業“退城進園”;2017年底前,16家建陶企業完成退城進園,同時關閉搬遷市轄五區新外環線以內的全部頁巖磚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