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中國環境監測總站預測,2016年11月3日至6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將出現持續靜穩天氣,不利于大氣污染物擴散,部分城市可能出現空氣重污染,影響范圍包括京津冀中南部和山東西部。預計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石家莊、唐山、保定、廊坊、滄州、邯鄲、邢臺、衡水市,山東省濟南、淄博、德州、聊城、濱州等城市空氣質量會連續3天達到重度污染,部分城市在一定時段內可能出現嚴重污染。霧霾治理已經迫在眉睫!
政府積極應對
針對霧霾,11月3日國家環境保護部緊急部署,向北京、天津、河北、山東省(市)人民政府推送空氣質量預測預報情況,要求各地按照預報情況,及時發布相應級別的重污染天氣預警,切實落實應急預案規定的減排、限產、停工等措施。同時,要求各地重點就火電、鋼鐵行業開展執法檢查和專項督查,保障停限產措施落實,確保達標排放,嚴厲打擊超標排放違法行為,并根據空氣質量變化情況,及時調整預警級別,最大限度減輕空氣重污染的影響,保障公眾健康。
一些地方的政府部門,也實施了快速斬霾的動作。山東省濟南市政府辦公廳下發了《關于實施工業企業季節性生產調控措施的通知》,放出“治霾大招”:今年11月1日至明年1月31日,水泥、鑄造、磚瓦窯行業除承擔居民供暖、協同處置城市垃圾和危險廢物等保民生任務的生產線外,全部停產。
為持續改善空氣質量,河南安陽市在治霾上也曾出大招,在10月27日下午召開的全市工業企業大氣污染治理工作會,會議正式下發了《安陽市工業企業大氣污染治理停產或輪換生產工作方案》。根據《方案》,一般狀態管控措施實施時間從2016年11月1日起至2017年1月31日止,將對535家鋼鐵、有色金屬、焦化、水泥、陶瓷、鑄造、玻璃及其制品、鐵合金、磚瓦窯、石灰、碳素等行業和使用燃煤工業鍋爐企業實行停產、限產或輪換生產。
限產、停產政策促使水泥價格上調
電力、焦化、水泥、鋼鐵等重點行業企業是大氣污染源企業,是霧霾的主要源頭企業,這些企業的限產,停產或錯峰生產,直接導致相應產品供應量減少,在市場方面,供量相對減少,市場價格自然推高,這是常理。10月以來水泥價格出現了一波瘋漲,雖然與煤炭價格上漲有很大關系,但國家對大氣污染治理而推行的限產政策是水泥價格上漲的真正幕后推手。
真可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針對限產政策,10月22日,河南地區多家主導水泥企業協同下發調價通知,水泥價格一次就上漲了100元/噸。在此前的9月底及10月6日,河南也上調了兩次價格,分別為100元/噸和30元/噸。三次調價后,河南主流散裝水泥的到廠價就達到近480元/噸,刷新了自2010年以來的最高價錄。
據統計,除河南地區僅10月份一個月內水泥價格幾乎翻番外,山東地區10月份以來水泥每噸漲價也超過100元。10月全國散裝水泥月均價為320.9元/噸,環比9月大幅上漲14.87%,同比大漲26.6%。截至10月底全國散裝均價為330.74元/噸,已經超過2014年同期高價。
惡性循環,治霾工作任重道遠
水泥價格高漲,水泥企業有利可圖,雖然在國家禁令期間不敢做為,或許規規矩矩停產、限產或錯峰生產。但事后又開足馬力,要把停產、限產的損失補回來,加班加點,追趕生產及施工進度,不只是水泥企業這樣,一般工業企業都這樣,如此惡性循環,往復不斷,而后又加重了大氣污染,霧霾又來了。
雖然霧霾產生的原因不只是工業生產,還有汽車尾氣、燃煤、揚塵等都是最常見也是最主要的因素,要想從根本上治理霧霾,既要多管齊下,工業生產停產、限產的同時,也要限制汽車尾氣的排量等,多措并舉、因地制宜,更要摸清套路、找準問題、明確癥結,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治霾工作拿得下、管得住、治得好。
霧霾當前,人人都是受害者,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人人都應該行動起來,為了重現藍天做點什么。而要與霧霾斗爭,我們所要做的,遠不止于到發出霧霾天預警時,才開始覺醒、呼吁和行動,才開會下發文件,要求污染源企業停產、限產或錯峰生產,要啟動環保執法檢查,將那些污染大氣的企業、工廠、工地關的關、停的停,對汽車尾氣、燃煤、揚塵等問題也要有適當的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