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水泥廠,人們的心目中馬上會浮現出這樣的畫面:周圍的樹木花草被一層水泥灰塵覆蓋,老百姓的房屋的墻身和瓦片上也是水泥灰塵的好去處,廠區上面的天空灰蒙蒙的,廠區地上的水泥灰塵可以掩埋皮鞋的前半部分,人們的褲腿上沾滿著密密麻麻的水泥灰塵,廠區內的房屋一律呈現灰色,哪怕窗戶也是霧里看花的感覺。
2016年10月26日下午,中國工業報記者來到江西興國南方水泥有限公司(地處興國縣寶華山,以下簡稱興國南方水泥)卻沒有看到以上那些畫面的影子,凸顯在眼前的是如下景象:廠區上面藍天白云,廠區內干干凈凈、花草樹木生機盎然,廠區周圍山上的綠色醉人,空氣令人神清氣爽。
興國南方水泥總經理邵登廣告訴中國工業報記者,2013年1月,江西南方水泥有限公司與寶華山集團水泥板塊完成聯合重組,組建興國南方水泥。興國南方水泥充分發揮央企集團化管理優勢,通過不斷采取技術改造、工藝優化、智能升級等措施,當年實現扭虧,完成銷售收入44679.73萬元,利稅7419.53萬元;2013~2015年共實現銷售收入11.39億元,利稅1.95億元,其中累計上繳稅收7418.87萬元,連續幾年被興國縣委、縣政府授予“納稅突出貢獻獎”和“優秀企業”榮譽稱號。
淘汰落后改造升級
邵登廣說,興國南方水泥注冊資金3億元,占地面積580畝,擁有一條5000T/D新型干法旋窯熟料生產線,兩條水泥粉磨生產線,并配套12MW的余熱發電系統,年產水泥(熟料)200萬噸。該公司生產的“南方”牌PC32.5級,PO42.5級水泥,廣泛用于高速公路、鐵路、高鐵等重點工程領域和大型混凝土攪拌站,在贛南廣大用戶中享有良好的聲譽。
自聯合重組以來,先后投入技改資金4000多萬元,對現有生產線部分設備進行改造升級。2013年至今,已經投入資金2000多萬元,對直接影響企業連續生產的石灰石破碎保供不足、料場堆棚雨季供料不足,以及運輸道路不通暢等進行了改造,并促進了礦山開采剝離土場建設、水泥產能升級改造等項目的實施,使生產暢通,運行可靠,生產能力大幅提升,熟料產能由當時年產120萬噸,提高到目前的年產180萬噸,水泥產能由當時年產70萬噸,提升到目前的100萬噸。
該公司先后投入1000多萬元,對生產線預熱器系統、蓖冷機系統、空壓機、大型風機等進行了節能降耗改造,并積極采用先進工藝和裝備,從而大幅降低了系統能耗指標,噸熟料能耗也由當時的118公斤標煤下降到目前的109公斤標煤,降幅達7.63%;噸水泥綜合能耗由當時的83公斤標煤下降到71公斤標煤,降幅達14.45%。
打造環境友好型企業
興國南方水泥不斷加大環保投入,積極打造環境友好型企業。如,投入近500多萬元完善了日產5000D/T熟料生產線的脫硝工程和日處理量達300T的污水處理系統,投入近1000萬元用于環保除塵器改造升級和維護,投入100多萬元綠化廠區環境。一改過去人們對水泥廠的傳統形象,真正打造出了環保、綠色、生態的花園式工廠。
積極開展網絡化、智能化,先后投入100多萬元,推進財務業務一體化建設,確保了工廠信息系統運行順暢、數據全面準確,為提升內部管理提供了數據支撐。該公司還投入120萬元,完善了全方位監控、網上工廠等信息化和智能化生產管理系統,大大緩解了員工勞動強度,通過崗位撤并、優化人員,在工廠產能不斷提升的基礎上,員工由聯合重組前的526人,減少至當前的328人,勞動生產率由2012噸/人·年,提升到目前的7075噸/人·年,增漲率達236.58%。
同時,該公司積極維護好與村企、政企和周邊村民的關系,2013年以來先后為農村土坯房改造和新農村建設提供價廉優質的水泥,讓利1000萬元以上;今年又讓利500多萬元,積極支持村組通公路建設;先后捐資50多萬元,完善梅窖鎮街道亮化;投入近30萬元,幫助周邊村民冬修水利和農田灌溉,并多次捐贈水泥石塊,用于當地農村道路橋梁、河道水渠、學校等公共設施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