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物排放達不到要求或超總量排污的,實施按日連續處罰;情節嚴重的,報經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批準,責令停業、關閉。停止生產32.5等級復合硅酸鹽水泥,推廣使用高標號水泥。推進智能化生產,建設廠區物聯網,在搬運、碼垛等重復操作工段推廣“機器換人”,加強對產品質量、污染物排放、能耗等關鍵參數的可視化管理,提高質量效益。
如今,省政府辦公廳出臺實施意見促進建材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到2020年,水泥熟料產能利用率回歸合理區間,水泥粉磨配置進一步優化,水泥熟料產量排名前5家企業生產集中度達85%以上;平板玻璃優質原片比例進一步提高,深加工規模提高15%;建材產品產業鏈進一步延伸,節能減排和資源綜合利用水平進一步提升;建材工業效益好轉,水泥、平板玻璃行業銷售利潤率接近工業平均水平。
嚴控過剩產能增加:2020年底前,嚴禁備案和新建水泥熟料、平板玻璃擴大產能的建設項目;2017年底前,暫停實際控制人不同的企業間水泥熟料、平板玻璃產能置換。
嚴把落后產能約束政策:污染物排放達不到要求或超總量排污的,實施按日連續處罰;情節嚴重的,報經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批準,責令停業、關閉。能耗超限額的,應在6個月內整改達標;確需延長整改期限的,經申請可延長不超過3個月的期限;逾期仍不達標的,依法關停退出。依法查處生產、銷售不符合國家強制性標準水泥產品和無生產許可證生產、銷售水泥產品的違法行為。產品質量達不到國家強制性標準的,依法查處并責令停產整改,6個月內未整改或整改仍不達標的,依法關停退出。安全生產標準化和安全生產條件達不到要求的,應立即停產整改,6個月內未整改或整改仍不達標的,依法關停退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