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陜西省建材工業持續健康發展,省政府近日出臺意見,全力推進供給側改革,壓減過剩產能,推進聯合重組,促進降本增效,大力發展新型建材,優化產業結構,努力實現建材工業追趕超越。
到2020年,水泥熟料產能利用率回歸合理區間,水泥粉磨配置進一步優化,水泥熟料產量排名前5家企業生產集中度達85%以上;平板玻璃優質原片比例進一步提高,深加工規模提高15%;建材產品產業鏈進一步延伸,節能減排和資源綜合利用水平進一步提升;建材工業效益好轉,水泥、平板玻璃行業銷售利潤率接近工業平均水平。
陜西將嚴控過剩產能增加。2020年底前,嚴禁備案和新建水泥熟料、平板玻璃擴大產能的建設項目;2017年底前,暫停實際控制人不同的企業間水泥熟料、平板玻璃產能置換。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城市生活垃圾或危險廢物、電石渣等固廢伴生水泥項目,必須依托現有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產線進行不擴產能的改造。
意見指出,污染物排放達不到要求或超總量排污的,實施按日連續處罰;情節嚴重的,報經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批準,責令停業、關閉。能耗超限額的,應在6個月內整改達標;確需延長整改期限的,經申請可延長不超過3個月的期限;逾期仍不達標的,依法關停退出。依法查處生產、銷售不符合國家強制性標準水泥產品和無生產許可證生產、銷售水泥產品的違法行為。
陜西將支持利用城市周邊現有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污泥、危險廢棄物等;支持利用尾礦、工業固體廢棄物生產新型墻體材料、機制砂石等。支持以建筑垃圾處理和再利用為重點的再生建材生產技術和工藝的研發,提高固體廢棄物消納量和產品質量。同時,嚴格環境違法行為監管,對排放達不到《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關中地區重點行業大氣污染物排放限值》及總量指標控制要求的企業,環境保護部門依法查處并責令停產整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