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停止煤炭運輸,長沙電廠還控制了發電負荷,何輝介紹,“電廠有兩臺發電機組,每臺設計的發電規模為65萬度電/小時,限產后發電量下降到48萬度電/小時,發電量下降了30%左右。”
“按照每度電0.45元的價格算,兩臺機組每小時少發34萬度電,每天發電24小時來計算,這兩天電廠每天凈發電量的損失能達到360多萬元。”湖南華電長沙發電有限公司環保專責工程師李建平打開手機計算器,算了一筆賬。
長沙電廠燒煤排放的污染物主要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粉塵。“目前,電廠的污染物排放已經達到超低、超凈的污染排放標準。”李建平說,根據省環保廳在線監測的統計數據,限產以來,長沙電廠兩臺機組日均減少二氧化硫排放量560kg,減少氮氧化物排放量520kg,減少粉塵排放量28kg。
在長沙電廠廠區東面一個約8萬平方米的煤場,存儲了約1000萬噸左右的煤炭。電廠在煤場四周修建了擋風抑塵墻,墻面高度為18米,李建平介紹,“這個墻體是不銹鋼材質的,而且是全密閉的,除了能遮擋大風吹起燃煤,里面還有噴水器具朝煤場噴水,減少揚塵污染。”
株洲發電:預警期間按超低標準排放
12月9日,湖南省環保廳向長株潭三市發函,要求立即啟動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目前,長株潭三市均已啟動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打響“霧霾狙擊戰”。12月12日,記者聯系了大唐華銀株洲發電有限公司環保部,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今年剛完成了超低排放的改造,排放標準已經達到甚至低于天然氣發電機組的排放標準,污染治理更深更徹底,“按照環保部門的要求,預警期間要按照超低標準進行排放”。
大唐華銀株洲發電有限公司環保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株電公司地處株洲市城市中心,又是長株潭地區電力負荷中心,因為地理位置特殊,公司一直在大氣污染防治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如在省內火電企業中率先上馬脫硫設施,減少二氧化硫排放;提前關停兩臺12.5萬千瓦機組;電除塵器改為布袋除塵器,進一步降低煙塵排放量;實施鍋爐天然氣點火改造,消除鍋爐點火初期冒黑煙現象:煤棚實現完全封閉,杜絕揚塵影響周邊環境;上馬脫硝項目,實現全面污染減排等舉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