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則“冀東水泥擬向中證監申請中止資產重組審查”的消息在水泥界以及金融界激起千層浪。冀東水泥“爽約”重組,勢必導致股價波動。據了解,三季度末,共有10只基金重倉持有該股,作為保本基金,難以承受之重,相應的基金經理已經開始抓狂。冀東水泥近況到底如何呀?看業績,2016年冀東水泥發展可謂蒸蒸日上,前三季度減虧4.52億元。8月以來,全國水泥價格一路飆升,以冀東水泥為龍頭的京津冀地區,水泥價格更是漲幅驚人,截止12月15日,北京、天津、河北水泥分別漲了60元/噸、100元/噸、70元/噸。離2017年不到一個月了,2016年四季度冀東水泥實現扭虧為盈已問題不大,相比2015年虧損超17億元,冀東水泥減虧為盈只花了短短1年時間。
供給側改革 水泥減量提價
2015年水泥行業半數水泥企業虧損,到了2016年初情況更差,水泥價格進入了20年來的最低水平,順應時勢和國家供給側去產能政策要求,各大水泥企業主動擔當起歷史使命,淘汰落后產能,通過并購重組提高行業集中度和限產措施,企圖達到去產能的目的,結果是水泥產能沒去掉卻去掉了水泥產量。
最明顯的要數去產能的限產措施,2016年10月工信部聯合環保部下發江北15省錯峰生產通知。北方15個省市先后進行錯峰停磨停窯。由于錯峰生產,導致水泥產量減少。例如河南地區受錯峰生產影響,水泥量少價高,地區龍頭協商提價,12月以來水泥價格已經逼近500元/噸大關。
冀東水泥所在的河北,錯峰生產時間為2016年11月9日至2017年3月15日。據統計河北全省5000t/d的水泥熟料生產線有34條,4000-5000t/d的水泥熟料生產線有10條,3000-4000t/d的水泥熟料生產線有8條,2000-3000t/d的水泥熟料生產線有37條,1000-2000t/d的水泥熟料生產線有4條,1000t/d的水泥熟料生產線有1條。限產的這些日子,這些生產線減少了大量的水泥產量。
水泥產量減少,水泥價格勢必高漲。河北的水泥價格從2016年10月18日的262元/噸,漲至12月15日的330元/噸,凈漲68元/噸。水泥價格上漲,勢必助催冀東水泥業績大增,從而實現助推減虧。
冀東與金隅化敵為友
歷來為爭搶京津冀地區水泥市場,該地區各大中小型水泥企業價格戰戰火連綿。2011年冀東水泥通過殘酷的價格戰,獨霸了河北市場,并擴大了在京津冀地區的市場份額。而同處京津冀地區的金隅股份與冀東水泥在京津冀市場占有率旗鼓相當,為了生存,雙方不斷壓價,殘酷的價格戰讓冀東水泥與金隅股份兩敗俱傷。
自2013年起,這兩家公司水泥業務的盈利能力變弱。冀東水泥的水泥業務毛利率由2013年的27.01%降至2015年的16.67%,金隅股份則由2013年的18.17%降至13.33%。受此影響,金隅股份近兩年水泥業務的營業利潤年均增速為-14.21%,而冀東水泥則為-23.27%。其中2015年金隅股份水泥業務營業利潤同比下滑達28.29%,冀東水泥則下滑46.36%。
2016年5月份,金隅股份與唐山市國資委以及冀東發展集團簽署股權重組協議,從此化敵為友,由金隅集團對冀東實施戰略重組,重組后由原先的雙龍頭形成了京津冀地區的單寡頭,掌握了相應水泥市場話語權,不再相互低價競爭,為維護行業利潤,協商定價。
強強聯合后,出現了1+ 1>2的驚人效應。重組前,金隅和冀東在京津冀水泥的熟料產能分別占29.1%和29.8%,重組完成后熟料產能達到1.1億噸,水泥產能達到1.7億噸,躍至全國水泥產能前三甲。
重組后只用了一個月就開始單月盈利
2016年5月至10月份,冀東水泥成本比去年同期下降15.71%,水泥銷量比去年同期增長12%,銷售價格環比逐月上升。到2016年6月份,冀東水泥迎來18個月以來的首次盈利,經營態勢向好。重組以來,金隅股份和冀東發展集團的水泥業務已實現扭虧。
新任管理層管理水平更上一層樓
張增光原是冀東水泥董事長,而姜德義原是金隅股份董事長,冀東與金隅化敵為友重組后,在人事方面出現了一次大調整。冀東水泥實現減虧,與新領導班子姜德義的執行力也有很大關系。對比張增光與姜德義兩任董事長為首的領導班子,冀東水泥的領導策略有所變化。
冀東水泥董事長姜德義

冀東水泥副董事長姜長祿
張增光領導冀東水泥時,注重水泥市場的版圖擴張和水泥生產線的興建。他任董事長期間,帶領領導班子由內蒙古、山西開始,逐漸深入華北,擴張華北的版圖。2006年內蒙古冀東水泥有限責任公司5000t/d生產線率先投產,2007年通過收購聞喜縣海天商貿有限責任公司進入山西市場。2009年,冀東水泥收購河北奎山水泥集團有限公司兩條熟料線(2500t/d和5000t/d)從而進入河北邢臺地區,隨后逐步在承德、保定、石家莊、秦皇島、邢臺收購或新建投產水泥熟料生產線,鋪開河北的市場布局。2008~2012年,冀東水泥在山西、內蒙古連續投產、收購多條水泥生產線,主要以新建為主。到2015年底,冀東水泥在東北地區的熟料總產能規模位居北方水泥、亞泰集團、天瑞集團和山水集團之后,排名第五,達638萬噸。張增光開疆辟土,為姜德義領導冀東水泥打下了良好的物質基礎。
新任冀東水泥董事長姜德義的策略一轉張增光的擴張版圖和大量興建生產線,提倡“拓展市場、降低成本、強化管理,提升市場競爭力”。從姜德義的策略來看,他更注重企業生產過程的開源節流、企業內部管理以及產品在市場的競爭力。這幾項無論哪一項加強執行力度,都為冀東水泥減虧帶來成效。以降低成本為例,水泥是典型的原材料產品,原燃材料占水泥制造成本的70%左右,水泥成本下降,企業利潤就相應增加。水泥又是量大價低的產品,冀東水泥占全國水泥產量有相當的比重,毎降低成本1元/噸,冀東水泥的整體利潤就相當可觀,減虧成效顯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