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水泥大佬在水泥供给侧改革中可谓殚精竭虑,措施频出,做到了国家放心是实,民众安心与否有待论证。我完全赞成去产能的措施:1、淘汰落后产能,日产2500吨以下的生产线应该淘汰。2、不增加新产能。3、错峰生产,在产能过剩的时期,因时因地错峰生产很受欢迎,比如南方梅雨、春节错峰。北方的冬季错峰。效益明显。每年冬季检修天寒地冻,检修十分困难且检修质量差,冬季生产能耗大,尤其东北,处处需要保温采暖,生产的熟料储存十分困难,不但占用大量的场地,且每吨的铲运费苫盖费高达15-20元。因此错峰生产符合客观规律,国家企业都受益,工人放假有的开资50%有的一点不开,很多在水泥厂工作了一辈子,4个月不开资,平时工资又低,一年收入不足万元,如何生活?我们反对厂家不给工人开资,停产就是止损,停产就是增效,何故伤害自己的员工?不知道高高在上的水泥大佬们是否知道实情。
我反对取消32.5水泥原因如下:1、市场需求是客观存在的,32.5级水泥砌砖抹墙特别好,强度适中,和易性好,使用方便,不出现裂纹,工程质量好。2、低标号水泥的生产更有利于工业废渣的综合利用和减碳。急于取消32.5水泥的原因,就是很多的个体粉磨站不守市场规矩,低标号低价销售,扰乱了市场,小粉磨站的熟料谁供应的,其根源还在大企业。故32.5无罪,不要追杀了。水泥行业要健康发展,除上面三项措施外:必须眼睛向内,内部挖潜,体恤员工激发潜能,生产出物美价廉的水泥。1、把传统生产升级为智能化生产,5000吨线智能化投资300多万当年收回成本,长期受益,这是大势所趋不能阻挡。2、彻底转变水泥质量观念,水泥人都认为自己的水泥好,强度高安定性合格袋重合格率100%以为万事大吉了,水泥合格不行还必须适用,比如水泥的扩展度不好,不包浆,泵车无法浇筑;再如和易性好,抹墙不黏糊,费力费时,对施工造成麻烦,用户不用。3、做好区域协调,水泥是短腿商品,不利于长途运输,销售的区域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