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中國一些行業面臨著產能過剩的困境,為了化解產能過剩危機,國務院、銀監會和地方政府分別出臺一系列政策,包括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和其他不符合產業政策的產能、有序退出過剩產能,對僵尸企業進行治理等等。華中地區去產能的主要原則是分類出清,從已出臺的政策上來看,華中地區的政策力度比華北、華東地區偏小。各省市地區紛紛響應號召,針對區域實際情況個體定制解決產能過剩的問題。
針對于水泥企業:江西省淘汰立窯等落后水泥產能,嚴格控制增量,鼓勵支持兼并重組,推動水泥產業轉型升級;湖南省對“僵尸企業”停止補貼和保護,分類有序予以“出清”,全省不再審批水泥等產能嚴重過剩行業新增產能項目,并推進新型干法水泥企業脫硫脫硝除塵技術改造;湖北省截至2015年12月底,葛洲壩水泥共淘汰相對落后產能425.7萬噸... ...

1、江西省:提高資源使用效率
2015年12月28日,全省經濟工作會議召開,提出:對產品有市場、有效益但暫時遇到困難的企業,我省將予以大力支持;對資不抵債、扭虧無望的“僵尸企業”,我省將加快兼并重組和依法破產清算步伐,加速落后、過剩產能的“出清”,引進有競爭力的、創新的生產要素,進一步解放、流動和優化配置,攻占經濟生活中仍然隨處可見的“低效率洼地”,形成全面提高要素生產率的新格局。
水泥:江西省2015年水泥產量9438.01萬噸,計劃到2017年,全部淘汰機立窯等落后水泥產能,水泥產量控制在1.1億噸~1.2億噸。2014年,該省出臺的《水泥工業結構調整方案(2013~2017年)》提出,全部淘汰機立窯等落后水泥產能。嚴格控制增量,鼓勵支持兼并重組,推動水泥產業轉型升級。根據該省淘汰落后產能工作協調小組公布的數據,2015年該省工業淘汰水泥落后和過剩產能任務共涉及企業8戶,實際淘汰水泥174萬噸。2016年2月,該省國土資源廳發表聲明,2016年起,該省將嚴格落實供地目錄,遏制產能嚴重過剩行業盲目擴張,對水泥新上項目原則上不得供地。
2、河南省:積極穩妥處置僵尸企業
2016年1月8日,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了《關于做好2016年第一季度經濟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積極穩妥處置“僵尸企業”,重點提出幫助困難企業脫困、幫助企業降低成本、防范化解金融風險。選擇一批有信用、有市場的資金困難企業,試點建立主辦銀行制度,制定幫扶措施,爭取化解一批風險點。堅決防范打擊非法集資,組織開展隱患大排查活動,全力做好處置工作。
水泥:河南省建材協會在2016年提到該省水泥產能近3億噸,過剩率50%;熟料設計產能9300萬噸,實際產能達到1.15億噸,過剩率為35%。該省計劃到2017年年底,壓縮水泥產能3000萬噸。2014年,該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制定《河南省水泥工業結構調整方案(2014~2017年)》,加快水泥工業結構調整步伐。該省在2016年黃河中下游地區水泥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市場論壇會議提出,2020年不得再新上熟料生產線,堅決淘汰2000t/d以下熟料生產線及能耗和環保不達標的3000t/d生產線,推進兼并重組,探索產銷一體化模式。
鋼鐵:2016年河南省去產能的目標為:壓減生鐵產能100萬噸,粗鋼產能240萬噸。具體任務包括:駐馬店南方鋼鐵公司10月底前拆除420立方米高爐和45噸轉爐2座,退出生鐵產能100萬噸,粗鋼產能160萬噸;南陽市鼎鑫鋼鐵公司10月底前拆除40噸屯爐2座,退出粗鋼產能80萬噸。
3、湖南省:分類有序地出清“僵尸企業”
2016年1月,湖南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召開,明確提出,要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做好“減法”、“除法”,對“僵尸企業”采取兼并重組,甚至破產清算的方式,分類有序予以“出清”。
對于“僵尸企業”,湖南將停止補貼和保護,實現市場出清。湖南結構性改革的主要內容是優化存量、引導增量、主動減量。要化解過剩產能,處理那些長期虧損、債臺高筑、無藥可救的“僵尸企業”。在具體操作中將盡可能多兼并重組、少破產清算,做好職工安置工作。對那些產品有市場、經營有效益但暫時遇到困難的企業,將予以扶持,加強技術改造和市場拓展,力爭升級做強。同時,將幫助企業降低成本,在人工成本、稅費負擔、“五險一金”、財務成本、電力價格、物流成本等方面研究出臺政策。
鋼鐵:根據6月出臺的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施方案,湖南省2016年需要在全省范圍內壓減煉鋼產能50萬噸。另外,湖南省鋼鐵企業還計劃在江蘇省壓減100萬噸煉鋼產能,在廣東省股權處置220萬噸煉鐵、240萬噸煉鋼產能,按照屬地負責原則由當地政府組織實施。
湖南省下一步將按照“一業一策”“一企一策”推動鋼鐵、水泥、煤炭等行業去產能,重點是加快轉型升級,發展高端產品,解決發展不優的問題。
水泥:2015年,湖南省水泥產量1.16億噸。該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對“僵尸企業”湖南將停止補貼和保護,分類有序予以“出清”。2016年4月,該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的《湖南省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行動方案(2016~2017年)》指出,全省不再審批水泥等產能嚴重過剩行業新增產能項目,并推進新型干法水泥企業脫硫脫硝除塵技術改造。
4、湖北省:
《湖北省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五大任務總體方案及相關專項行動方案》提出,壓減全省鋼鐵過剩產能200萬噸、煤炭過剩產能800萬噸,力爭3年完成。
鋼鐵:湖北省目標壓減全省鋼鐵過剩產能300萬噸,力爭3年完成。
1、嚴格控制新增產能
不得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備案新增產能的鋼鐵項目;各相關部門和機構不得辦理供地、能評、環評和新增授信支持等相關業務。加大清理查處力度,對違規建設的要嚴肅問責。
2、壓減過剩產能
堅持用市場辦法、法治辦法倒逼過剩產能退出市場。嚴格執行環保、能耗、質量、安全、技術等法律法規和產業政策,達不到標準要求的,應責令限期整改;逾期未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報經有批準權限的地方政府批準后關停退出。
3、鼓勵引導兼并重組和產能轉移
研究制定激勵性政策,引導鼓勵企業通過主動壓減、兼并重組、搬遷改造、國際產能合作等形式主動化解過剩產能。發揮省長江經濟帶產業基金作用,采用市場化方式引導企業兼并重組。支持優勢企業在境外投資辦廠和建設產業園區。
水泥:2015年,湖北省水泥產量11289萬噸。2016年1月,該省水泥工業協會六屆二次會員大會提出,將以“五招”加快推進水泥工業去產能步伐。該省發布的《關于下達2015年度全省工業行業淘汰落后和過剩產能目標任務的通知》要求,2015年內將淘汰水泥行業落后和過剩產能265.7萬噸。截至2015年12月底,葛洲壩水泥共淘汰相對落后產能425.7萬噸。
玻璃:到2020年,通過壓減過剩產能和全面淘汰落后產能,使全省平板玻璃產能利用率回到合理區間,平板玻璃產能控制在8500萬重量箱以內。高標號水泥、玻璃深加工產品、名優石材、中高檔陶瓷、新型建筑材料和高端無機非金屬新材料產品比重大幅提高。2020年底前,嚴禁備案、新建擴大產能的平板玻璃建設項目;2017年底前,暫停實際控制人不同的企業間水泥熟料和平板玻璃產能置換。新上工業玻璃項目,凡熔窯能力超過150噸/天的,均應依托現有平板玻璃生產線進行技術改造。嚴防借協同處置、發展工業玻璃之名建設新增水泥熟料和平板玻璃產能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