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工作方案》對推動發展循環經濟提出了哪些要求?
答:《工作方案》對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提出了五個方面的要求:一是全面推動園區循環化改造。要求各省級以上園區加快延伸產業鏈,提高產業關聯度,建設公共服務平臺,到2020年75%的國家級園區和50%的省級園區實施循環化改造,長江經濟帶超過90%的省級(含)以上重化工園區實施循環化改造。二是加強城市廢棄物規范有序處理。推動餐廚廢棄物、建筑垃圾、園林廢棄物、城市污泥和廢舊紡織品等城市典型廢棄物集中處理和資源化利用,推進燃煤耦合污泥等城市廢棄物發電,選擇50個左右地級以上城市規劃布局低值廢棄物協同處理基地。三是促進資源循環利用產業提質升級。依托國家“城市礦產”示范基地,提升再生資源利用行業清潔化、高值化水平。加強再生資源規范管理,繼續開展再制造產業示范基地建設和機電產品再制造試點示范工作。四是統籌推進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加強共伴生礦產資源及尾礦綜合利用,推動煤矸石、粉煤灰、工業副產石膏、冶煉和化工廢渣等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開展大宗產業廢棄物綜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設。到2020年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73%以上,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85%。五是加快互聯網與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的融合發展。支持再生資源企業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優化逆向物流網點布局,建立線上線下融合的回收網絡,推廣“互聯網+”回收新模式。
問:《工作方案》部署了哪些節能減排重點工程?
答:《工作方案》中提出了實施節能重點工程、主要大氣污染物重點減排工程、主要水污染物重點減排工程、循環經濟重點工程四大類工程。一是節能重點工程,包括燃煤鍋爐節能環保綜合提升、電機系統能效提升、余熱暖民、綠色照明、節能技術裝備產業化示范、能量系統優化、煤炭消費減量替代、重點用能單位綜合能效提升、合同能源管理推進、城鎮化節能升級改造、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示范工程等。二是主要大氣污染物重點減排工程,包括燃煤電廠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工程,電力、鋼鐵、水泥、石化、平板玻璃、有色等重點行業全面達標排放治理工程,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煤改氣”和“煤改電”工程,石化、化工、工業涂裝、包裝印刷等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工程等。三是主要水污染物重點減排工程,包括城鎮污水、工業園區廢水、污泥處理設施建設與提標改造工程,再生水回用設施建設,家畜禽規模養殖場(小區)污染治理等。四是循環經濟重點工程,包括園區循環化改造、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示范基地、工農復合型循環經濟示范區、京津冀固體廢棄物協同處理、“互聯網+”資源循環、再生產品與再制造產品推廣等。
問:“十三五”期間將采取哪些措施強化節能減排技術支撐和服務體系?
答:《工作方案》從支持節能減排技術研發、示范、應用、推廣等多方面強化節能減排技術支撐和服務體系。一是加快節能減排共性關鍵技術研發示范推廣,啟動“十三五”科技戰略研究和專項規劃編制,加快科技資源集成和統籌部署,實施重大科技產業化工程。二是推進節能減排技術系統集成應用,推動區域、城鎮、園區、用能單位等系統用能和節能,加強能源梯級利用,支持基于互聯網的能源創新,綜合采取節能減排系統集成技術,推動鍋爐系統、供熱/制冷系統、電機系統、照明系統等優化升級。三是建立完善節能減排技術評估體系和科技創新創業綜合服務平臺,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節能減排科技企業和服務基地、科技成果轉移促進中心和交流轉化平臺、節能減排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研究基地(平臺)。完善節能減排技術遴選、評定及推廣機制,加快引進國外節能環保新技術、新裝備,推動國內節能減排先進技術裝備“走出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