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一段時間,河源將多措并舉,進一步強化對工業污染源、移動污染源、面源污染等的全面管控,全力做好重污染天氣應對工作。8日,市政府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相應工作。市長彭建文強調,各級各部門要迅速行動起來,各司其責,嚴格落實好應對方案,努力確保全市空氣質量健康穩定。
據省環保廳和省氣象局會商綜合預測,從本月13日起至26日期間,珠三角、粵北西部與北部、粵西北部等地區或將出現輕度及以上污染天氣。根據全省的統一部署,河源提前研判,加強防范,及時制定了《河源市加強應對重污染天氣工作方案》(下稱《方案》),明確了任務分工,提出了具體的措施和要求,通過精準監管防控,確保全力做好重污染天氣應對工作,鞏固大氣污染綜合防治成效。
根據《方案》,河源將重點強化對工業污染源、面源污染管控,加強對移動污染源監管,開展廢氣污染企業的清查專項行動等。在工業污染源管控方面,將加強對水泥、陶瓷、平板玻璃等高耗能、高污染企業的管控。移動污染源監管方面,將嚴厲查處“黃標車”、無標車、黑煙車。面源污染管控上,將堅決查處露天焚燒秸稈、垃圾和其他廢棄物等違法行為,嚴禁露天燒烤,強化工地揚塵、渣土運輸車、道路揚塵等監管,禁止在禁放區銷售和燃放煙花爆竹,加強森林防火工作等。
彭建文指出,環保是重大的民生問題,與每個人息息相關,積極應對污染天氣,既是國家、省的要求,更是人民群眾的熱切期盼。各級各部門必須高度重視污染天氣應對工作,各司其職、各司其責,真重視、動真格,迅速行動起來,層層壓實責任,確保各項應對工作任務的落實。同時,也需要每個人積極參與環境保護,共同呵護好河源的藍天綠水。
彭建文對接下來防范應對工作一一作出部署,強調要采取措施,突出重點,抓好關鍵環節。各地要落實好屬地管理原則,進一步加強對焚燒垃圾秸稈的監管、檢查;公安部門要加強對重型柴油車、“黃標車”的查處力度,并加強交通疏導;環保等部門要加強對重點污染源的查處,對家庭式“無牌無證”污染企業要堅決取締;住建部門要加強在建工地的管理,確保文明施工;城管部門要增加道路清掃、灑水的頻次;林業部門要嚴防森林火災,堅決杜絕山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