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1日,最新一期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出爐,報收于592元/噸,周環比下行1元/噸。分析認為,臨近農歷春節,煤炭需求回落、市場采購以長協煤為主等因素促使環渤海地區動力煤價格及價格指數繼續回落。
秦皇島煤炭網網絡研究部報告認為,1月1日以后,主力煤企開啟了新的銷售周期,煤炭售價普遍下調。由于長協煤價格顯著低于外購煤價格,市場采購仍以長協煤為主,帶動環渤海地區動力煤主流交易價格和價格指數繼續回落。
臨近農歷春節,實體經濟煤耗確定性下行,目前已有私營經濟部門陸續進入春節假期,耗煤需求繼續上揚已經不具備基礎。另外,受霧霾及整治“地條鋼”等影響,下游高耗能產業開工率已經出現下降征兆,隨著水泥等行業進入節前錯峰生產,煤炭耗用會加速觸頂。
截至目前,國內氣候繼續呈現“暖冬”特征。華南、華中、華東氣溫普遍較同期偏高2-4℃,局部偏高4-6℃。蒙東、東北地區氣溫更較同期偏高6℃以上。取暖需求不足從實際煤炭耗用及心理預期兩個方面向煤價施壓。
而受國內外煤炭價格走勢影響,去年年末采購的進口煤大量集中到岸,對主要消費地形成實質增補,加大進口煤耗用比例正成為消費方共識,電力企業并不急于采購內貿煤炭,對煤價走向形成壓制。
煤炭行業研究員接受中國證券網記者采訪時認為,農歷春節期間,煤價持續下跌將是大概率事件。
值得注意的是,1月10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就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和深化供給側改革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徐紹史在會上表示,正在編制2017年鋼鐵煤炭去產能方案,春節前就將發布,將科學確定任務目標。有市場人士預測,2017年煤炭行業去產能數量將不低于2016年的2.5億噸,可能定在2.75億噸左右。穩價格也將是相關部門的工作重點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