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市將進一步優化產業發展布局,鼓勵“兩高”行業企業退出或轉型發展,加快推進管理減排。同時,大力實施揚塵治理“四大工程”,中心城區建筑工地全面實現揚塵在線監測,推行區(市)縣網絡化降塵監測;加強停車場、維修站汽車尾氣排放監督抽測,2017年1月1日起全面供應國五汽油和柴油,劃定中心城區高污染非道路移動機械限行區域,探索建立機動車尾氣污染有獎舉報制度。
在推進設施治理方面,將實施工業協同防治,加快電力、水泥、鋼鐵等重點行業除塵設施建設與升級改造,加強工業企業堆場揚塵控制,推進粉煤灰、爐渣、礦渣的綜合利用;實施燃煤總量控制,嚴控新建燃煤鍋爐,推進高污染燃料禁燃區外鍋爐達標治理,郊區(市)縣建成區內10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累計淘汰95%,所有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達到國家新標準。
此外,在推進生態增容方面,將進一步夯實綠色本底,加強森林、濕地生態系統保護建設,提升龍門山、龍泉山“兩山環抱”生態屏障,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加快環城生態區建設,提升公園綠地系統,發展立體綠化,推行屋頂綠化、棚架綠化、破墻透綠、立交橋綠化,豐富城市空間綠色層次,進一步提升城市綠地率。
編制《成都市環境空氣質量達標規劃》,明確階段性工作措施和改善目標;制定《成都市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辦法》,盡快頒布實施;修訂《成都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提高重污染天氣應急應對水平;印發《成都市環境空氣質量考核獎懲辦法》,根據各區(市)縣考核因子實測數據對比目標控制值進行綜合打分,實施財政獎懲措施,考核結果向社會公布……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我市將進一步加強法規建設,努力提高大氣污染監管水平。
在加強科技監測方面,將加強能源消耗、機動車排氣污染等課題研究,持續開展大氣顆粒物來源解析,加快空氣質量網格化微站建設,實施大氣污染精準化治理;進一步提升污染源在線監測率和正常運行率,加強重污染天氣監測預警,逐步構建空氣污染綜合觀測網絡。
同時,大力開展移動執法,堅持環境違法“零容忍”,加強行刑銜接,常抓不懈,嚴厲打擊各類環境違法行為;繼續強化大氣環境巡查督查,實行限期整改,定期通報;進一步加強資金保障,繼續設立市級大氣環保專項資金,納入年度財政預算,確保大氣污染防治各項工作順利實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