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結構,工業提質壯筋骨
該縣按照“一區三園”發展思路,著力優化煤化工產業、新型建材、冶煉化工、風電光電新能源、農產品加工產業等優勢工業布局,形成提升產業層次,確定開工建設的16個項目已建成投產2項,正在進行試生產7項。2016年,全縣預計完成工業增加值4.51億元,同比增長11%;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3.77億元,同比增長10%。
同時,該縣積極應對國內外經濟下行壓力,進一步加大協調服務力度,采取現場辦公,領導聯企掛項責任制,對鐵合金、水泥、煤炭、特色農產品等行業給予電價補貼,開展困難企業認定,爭取土地使用稅、房產稅免繳,養老金緩繳等形式,扎實做好政策制定,電力供應、鐵路運輸等方面的協調服務,支持企業正常生產,進一步激活了工業興縣的內生動力。至目前,全縣有工業企業117戶,其中中型企業5戶、小型企業47戶、微型企業65戶。“西部”硅鐵為國家出口免檢產品,“鐵騎”水泥、“獨峰”水泥、“丹馬”植物油、“武港”麥芽等位列省級名優品牌產品行列。
抓項目,工業升級增活力
投資1.1億元的甘肅亞盛集團公司年產1萬噸馬鈴薯全粉加工生產線項目、投資1.2億元的絲路志豐公司年產10萬噸飼料項目、投資5938萬元的青龍管業公司年產10000噸PVCPE生產線搬遷改造等項目的建成投產,為全縣工業經濟快速發展增添了活力。
今年,該縣新建續建項目20項,其中新能源開發項目3項、新材料加工項目8項、農產品加工項目9項,已全部開工建設,建成投產18項,跨年度建設2項,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0.9億元,同比增長17%。同時,該縣立足資源稟賦和優勢產業,圍繞工業經濟轉型升級、現代農業發展、文化旅游融合等方面,實行“一個項目、一名縣級領導、一個班子、一抓到底”的項目工作推進機制,不斷創新招商方式,依托一個平臺、六大基地優勢,積極參加“蘭洽會”、“廈洽會”、“文博會”、“張交會”等國內知名節會,提升招商引資水平。
建平臺,打造投資“樂園”
張掖國際物流園項目計劃總投資35億元,利用5年時間,積極發展冷鮮冷鏈倉儲物流、再生資源循環物流、國際商貿物流、保稅加工物流、綜合服務管理中心及公路鐵路集中裝缷功能區等30多個特色產業和區域。目前,園區現已建成高標準主干道3.2公里,硬化園區道路4公里,建設路基工程5公里,鋪設供水管網3.5公里,架設供電線路2公里,已建成企業18戶,完成投資7.1億元,成為該縣工業經濟發展的“橋頭堡”。
近年來,該縣依托創新創業和“1369”全民創業工程,科學制訂工業發展規劃,選擇污染少、能耗小的產業,杜絕能耗高、污染大的企業入駐工業園區,形成“一園三區”發展思路,全面改造城北工業區,加快建設花草灘循環經濟產業區,著力完善新型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走新型工業化發展之路。同時,成立市民大廳,“一站式”集中為招商引資企業提供軟硬件服務,以高效的政務環境服務企業發展,強化政策支持,全面推行“一站式”服務,為企業提供注冊登記、土地供應、稅費減免等優惠政策,努力營造投資放心、發展舒心、收獲開心的投資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