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霾下的臨時工
2016年12月15日,石家莊城區,空氣質量實時指數(AQI)在傍晚之后飆升100點,徘徊在300上下。此前兩天,城區難得維持在中度污染的安全線內。
根據預報,華北地區將迎來今年最嚴重的一輪霧霾污染天氣。石家莊當天發布重污染天氣紅色預警,全城如臨大敵。
這天傍晚,繁華的長安區中山路恰逢下班高峰,人們幾乎都戴著口罩,步履匆匆,身影模糊。
建筑臨時工郭金輝乘坐的1路公交緩緩前進著。汽車停靠在南三條站時,大量乘客從后門涌入,女司機掛檔轉身,大聲呵斥那些不守乘車秩序的乘客。
一個月前,為了減少尾氣排放,石家莊主城區首次實施單雙號限行,乘坐公交免費。這直接導致公交日客運量增加近七成,公交總公司不得不每天增加600輛公車投入運營。
郭金輝費力地從車廂中擠出來時,聞到一陣嗆鼻的煙熏味道。
霧霾如同巨大的棉花團懸浮在城區中,街聲嘈雜。霓虹燈在霧霾的濾鏡下變換著難以捉摸的顏色。
郭金輝為一份小活而來,任務是修理中山路某購物中心門口的一盞廣告燈。
當他和4名工友花去半個多小時搭建好鐵架子時,剛好碰到正在執行巡查的三名民警。
民警詢問完具體狀況之后,指著鐵架子說:“現在市里不讓搞工程你們不知道嗎?趕緊拆了,要不這架子我給扣了啊。”
包工頭急忙打電話請示,5分鐘之后,郭金輝和工友開始拆除鐵架。
這是郭金一周來接到的第一單活,按照以前的工價,這單活他能拿到130塊錢。燈最后沒有修,包工頭給每人30塊錢,大伙兒收拾完現場就各自回住處了。
“又是霧霾。”郭金輝邊走邊抱怨。
這個來自石家莊元氏縣的中年男人憨厚老實,最近卻頗為不順。他本來在石家莊市區的一處工地上當建筑工——如果這個冬季沒有霧霾,他每個月照常可以領到3500元左右的工資。但一場史無前例的嚴厲治霾行動讓郭金輝失去了穩定的工作,只能靠臨時工作為生。
入秋以來,地處華北平原腹地的石家莊市連續出現重污染天氣。在全國74個重點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排位中,石家莊持續倒退。
“霾城”石家莊成為冬季北方霧霾的焦點。
重壓之下,2016年11月17日夜間,石家莊緊急出臺為期45天的“利劍斬污”行動計劃,其動員范圍之廣,力度之大,持續時間之長,非常罕見。
行動主體要求包括:主城區實行機動車單雙號限行及免費公交,鋼鐵、水泥、焦化等7大行業全部停產,各單位錯時上下班,黃牌車禁止入城,主城區內所有建筑工地停工。
根據方案,此次行動目標是“力爭完成省政府下達的PM2.5年均濃度下降10%的任務;確保到年底前不出現AQI日均數值500以上的‘爆表’天氣”。
尷尬的是,行動的第18天——2016年12月4日,石家莊“爆表”。
似乎開局不利,但這并不影響對此次“史上最嚴”治霾行動的推進決心。
“利劍斬污”行動開展的第二天,石家莊政府發布《石家莊市人民政府致全市人民的一封信》,信中說,石家莊市政府就“大氣污染防治利劍斬污行動”帶來的不便向全市人民致歉,表示將盡最大努力減輕霧霾天氣對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帶來的不利影響。
2016年12月16日至21日的重度霾霧天氣里,石家莊連續3天爆表。政府各級相關部門全員出動巡查,城區所有大小工程全部停工——哪怕是維修一盞廣告燈。
郭金輝能接到的臨時活越來越少。
“沒活干了,回家休息。”
2016年12月20日,在多日失業后,他不得不返回了老家。
“決戰45天”
事實上,不僅郭金輝,幾乎所有石家莊人被卷入這場“治霾”行動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