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給側改革:政策2017年大概率覆蓋水泥行業。我們認為“水泥供給改革”將成為圍繞2017年行業的核心關鍵詞,供給改革政策有望蔓延至水泥行業。近日國務院印發的《“十三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中,明確了“十三五”節能減排工作的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水泥行業成為其中關注重點。同時《經濟參考報》也預計17年去產能將加碼并擴圍至水泥、玻璃、電解鋁和船舶等行業,政策關注程度明顯上升。
環保壓力空前,問責力度超預期,落后產能加速淘汰。16年冬天首次中央組織的環保稽查組進行全國7省尋查;蘇冀兩鋼企未批先建邊批邊建鋼鐵項目遭國務院嚴厲問責(涉及兩省相關責任人百余人)決心空前。我們認為隨著環保標準提升及環境審查問責力度增強有望明顯提升落后產能淘汰速度;另外以行業自律形式實現的錯峰停產協同停產將會繼續保持,從目前行業公布2017年錯峰停產情況看,停窯時間明顯超過之前行業慣例(年均停產55天左右)。我們認為在新增產能壓力趨緩下,水泥行業供給側長周期將走向收縮。
2017年水泥需求穩定概率較大,開春緊張局面或再現:環保巡查及錯峰停產等導致冬季清空庫存,并或將創造開春供應緊局面;我們對2017年需求不悲觀,我們預計整體水泥需求增長情況與16年相當,在2%左右。分歧較大的房地產需求方面,我們考慮到此次地產調控集中在部分一二線城市,而二三線城市房地產投資額占總投資額比重為約55-60%,另據我們房地產團隊估算,2017年中房地產庫存可能降至低位,又將拉動新一輪補庫存的需求。
高度市場化行業的漲價值得格外重視,水泥股再現業績彈性:我們觀察到2016Q4水泥價格經歷了三輪價格上漲且明顯超越旺季季節效應且冬季跌價幅度小于季節性;我們認為水泥行業具備高度市場化的特征,且水泥具備不可長期庫存、無金融屬性,價格上漲反映行業邊際供需臨界點或已然再臨,水泥股2017年有望再現業績高彈性。
風險提示:原材料價格大幅上升,宏觀經濟環境下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