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資委主任肖亞慶在會上表示,今年將大力推進央企改制上市,力求集團層面混合所有制有突破。央企去產能從煤炭、鋼鐵擴圍至有色金屬、船舶制造、煉化、建材和電力等產能過剩的行業。同時推動企業集團層面兼并重組,加快推進鋼鐵、煤炭、電力業務整合,探索海外資產整合。
2017年是央企改革落地年,也是地方國企改革取得明顯成效之年。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國企改革將全面進入落實階段,預計混合所有制改革、國資投資運營平臺、兼并重組、資產證券化力度將不斷加大。
大力推進改制上市
對于市場最為關注的國企改革,肖亞慶明確回應:堅持問題導向,在重點難點領域取得新成效。全面推進央企分類改革,落實央企功能界定與分類方案及配查措施,推動央企對二級企業進行功能分類,逐層明確各級子企業功能類別。
同時,深入推進公司制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改革,積極探索集團層面股權多元化改革,全面完成國有企業公司制改制,支持央企間、央企和地方國有企業間交叉持股。
肖亞慶稱,要大力推進改制上市工作,力求包括集團層面在內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有所突破,在電力、石油、天然氣、鐵路、民航、電信、軍工等領域邁出實質性步伐,抓好10家中央企業子企業混合所有制員工持股試點。
2016年尾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國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李錦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推動混合所有制為突破口,就是要啟動企業內在活力,在國企公司治理和市場化的經營機制上見效。2017年將是混改的落地之年和重點突破年。
肖亞慶表示,要繼續推進改組組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探索有效的運營模式,發揮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的示范作用。
在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方面,要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推進規范董事會建設。
去產能范圍擴大
今年央企去產能的目標也已明確,國資委要求加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力度,2017年央企要化解鋼鐵過剩產能595萬噸、化解煤炭過剩產能2473萬噸。并在有色金屬、船舶制造、煉化、建材和電力等產能過剩行業開展去產能工作。
肖亞慶在會上表示,今年要加快化解過剩產能,提升盈利能力。探索資產債務規范處置的方式方法,鼓勵有條件的企業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開展債轉股。
去年,國資系統大力化解過剩產能和處置“僵尸企業”,提前完成年度目標。其中2016年央企化解鋼鐵過剩產能1019萬噸,完成率141.7%,分流安置職工33126人;化解煤炭過剩產能3497萬噸,完成率109.9% 分流安置職工41945人。
肖亞慶透露,寶武集團、鞍鋼、神華集團、中煤集團等多家企業提前超額完成任務。在“僵尸企業”處置和特困企業專項治理工作方面,2016年完成398戶處置和治理工作,安置富余人員11萬人。各地國資委也積極推動去產能工作。
李錦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繼續推動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要抓住處置“僵尸企業”這個牛鼻子,創造條件推動企業兼并重組,妥善處置企業債務,做好人員安置工作。要防止已經化解的過剩產能死灰復燃,同時用市場、法治的辦法做好其他產能嚴重過剩行業去產能工作。
加快集團層面兼并重組
會議上,國資委曬出了過去一年的成績單。2016年,國資監管系統企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43.6萬億元,同比增長4%,實現利潤總額2.3萬億元,同比增長6.3%。
“今年的結果超我們預期,圓滿實現了年初制定的效益恢復性增長目標。”肖亞慶說。
從企業來看,招商局、中國三峽、中廣核等23家營業收入增幅超過10%。中國建筑(601668)、中國中鐵(601390)等7家建筑企業累計新簽合同額、實現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分別同比增長25.3%、5.6%和8.4%。
各地國資委大力推動所監管企業向開拓市場要效益,北京、山東、湖北等12省(區、市)國有企業實現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增幅均超過10%。
肖亞慶表示,今年要加快深度調整重組步伐,穩步推動企業集團層面兼并重組,加快推進鋼鐵、煤炭、電力業務整合,探索海外資產整合。
此外,今年將進一步推動實施專業化重組,支持央企以優勢龍頭企業和上市公司為平臺,通過股權合作、資產置換等方式整合同質化業務,繼續推動航材共享,指導已重組的企業做好內部整合。
李錦表示,2017年國企改革有望在規范中進行較大規模的并購重組,與混合所有制改革結合、與分類改革結合,大都會出現在央企與地方國企,或央企與民企之間。在2017年,重組動作會比過去兩年都要大,也更加頻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