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是冷水江市的立市之基:全球最大的锑品生产地、全省最大的火电基地、湘中闻名的钢铁基地、建材基地、煤炭基地、化工基地,冷水江市的能源原材料工业,一度成为全省工业的心脏地带,向全省各地源源不断地输送着血液。
近几年受国内宏观经济不景气、国外经济环境不佳的影响,以能源原材料产业为主的冷水江首当其冲,连续多年保持的高速增长势头开始放缓,一些主要经济指标呈现少见的下滑态势。
冷水江怎么办?市委书记李建华,市委副书记、市长曾伯怡分别在2016年下半年召开的市第十次党代会和市人大十二届一次会议中响亮地提出,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坚持科技兴市,依托科技创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2016年12月上旬,冷钢的下游企业冷水江天宝紧固件公司的生产车间,数十台自动化机床全力开动。天宝公司用冷钢生产的钢铁生产螺母、螺帽为主打的紧固件,延长钢铁行业产业链条。1-10月,公司紧固件产量8.3万吨,实现产值6亿元,销售收入突破10亿元,与2015年同期相比,企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冷钢也在全国钢铁行业经营困难情况下,“万绿丛中一点红”,逆市赢利1.8亿多元。
冷钢现象只是冷水江市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的一个缩影。
工业是冷水江市的立市之基、强市之本。冷水江市提出淘汰落后产能,华新水泥、耀华冷耐实现扩能提质,乡镇煤矿由66对关闭整合至19对,涉锑企业全链条整合有序推进。同时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即依托优势企业、优势资源和优势产业,继续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升级,应用和嫁接高科技,推动钢铁、有色、煤电、煤化、建材五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打造百亿产业、百亿企业。
钢铁产业,以冷钢、天宝为依托,延伸产业链条,大力发展钢铁产业下游产品和不锈钢产品,重点抓好冷钢技改、天宝紧固件改扩建,打造现代钢铁产业园、先进加工制造产业园和不锈钢产业园。
有色金属产业,以闪星锑业为依托,支持民营涉锑企业与闪星锑业战略合作,推进锑品深加工,提高锑矿资源控制力和对国际市场价格影响力,重点抓好年产2万吨锑清洁生产线、闪星锑业年产10万吨含锑阻燃粒料工程等项目,打造现代有色工业园,建成 “世界锑都”锑品精深加工产业基地。
煤化方面,加快引入先进技术,重点推进湖南宜化技改、金信60万吨复合肥生产线等项目;煤电方面,以金电为依托,加快煤业集团组建步伐,重点抓好大唐华银金竹山发电分公司技术改造、煤炭资源整合及煤矿扩能安全改造升级等项目。
建材方面,以华新水泥、耀华冷耐、鑫达耐火等为依托,以节能降耗为重点,加快发展干法水泥、精品耐火材料、新型墙体材料,有序发展水泥添加剂产业。
新兴产业:战略培育
2016年12月初,湖南大乘医药有限公司的职工正在对即将出口瑞士的医药中介体 “频哪醇”进行检验和装箱。这家本土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开发高端生物医药产品,已开发了20多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打开了国际市场,为市域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动能。
锑储量资源接近枯竭,煤矿一再关闭矿井压缩产能,在推进资源枯竭城市转型中,冷水江市积极培育战略新兴产业,紧固件、不锈钢、电子陶瓷、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冷水江市还突出创新引领,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逐步构建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绿色低碳、竞争力强的新兴产业体系。支持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发展壮大,重点推进三A新材料硅化工产业基地建设、白果岭5万千瓦风力发电、年产100万件新能源电动汽车蓄电池外壳生产线、年产3万套光电医疗器械生产项目等。
项目建设:激发活力
2016年11月底和12月初,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第六冶金建设有限公司湖南公司、北京神雾集团有关负责人先后来冷水江市考察,就公路交通PPP路网建设、煤炭资源高效清洁利用、工业矿产固废综合处理和有机固废处理等环境治理项目接洽商谈。
知名企业纷纷 “瞄准”冷水江,是冷水江市精心包装项目、积极招商引资的结果。
在工业提质中,冷水江市坚定不移推进项目建设,科学规划项目,严格管理项目,精心运作项目,提高项目开工率、资金到位率和投产达效率,以项目促进经济大发展、大繁荣。同时,积极招商引资,向上争资争项,全力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核心竞争力强、带动能力大的项目。
项目建设的主战场在经济园区。目前,冷水江经济开发区跻身全省一类园区方阵,泰和金属再生不锈钢一期、博长新材料不锈钢复合板、锦宏科技汽车零部件等园区项目建成投产。冷水江市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理顺机制体制,促进园区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建设园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完善基础设施,加快 “135”工程标准厂房建设,提升园区承载能力。
天然的聚宝盆优势曾使这座城市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如今,冷水江市又将积极推行工业提质转型,作为强市之本的首选战略,努力打造湘中工业桥头堡,力争到2020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70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260亿元,这是新一届政府的奋斗目标,也是冷水江再展雄风的希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