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北京工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粉)塵排放量分別比2012年下降了62.8 %、68.5 %和57.9 %。
“2015年北京工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粉)塵排放量分別比2012年下降了62.8%、68.5%和57.9%。”北京市經信委綠色環保處處長徐艷陽表示,在數據下降非常明顯的同時,也意味著退出的難度也越來越大,但克服困難的同時依然要保證騰退力度。
22日,在“治霾.京津冀在行動”的主題采訪活動中, 徐艷陽強調,2017年第一季度之后,北京將不再有傳統水泥廠。
目前北京只剩下三家水泥廠,而其中兩家水泥廠已轉型為市政處理設施,用于處置危險廢物,予以保留。現用于生產的太行前景水泥將在第一季度關停。2013年以來,北京已先后關停5家水泥企業,壓縮水泥產能600萬噸。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北京市通過退出污染企業、壓減工業燃煤、推進工業環保技改等諸多措施,促使工業大氣污染的排放量持續下降。
徐艷陽表示,2013年以來,北京市陸續發布了多項政策,通過退出目錄引導、價格手段倒逼、獎勵政策鼓勵等多種舉措推進企業退出工作。據了解,2013-2016年,北京市共退出1341家企業,2017年計劃再退出500家一般制造和污染企業。
據北京市發展改革委統計,2013-2015年北京市累計壓減工業燃煤約250萬噸,超額完成200萬噸的任務目標。徐艷陽說,北京工業不斷優化能源結構,通過燃煤設施清潔能源改造、存量企業退出等措施持續削減工業燃煤。2016年底完成了六環路內規模以上企業燃煤設施清潔能源改造工作。
同時,北京市還在加大環保技改推進的力度,如重點推進水性漆替代油性漆技術改造、有機廢氣治理、燃氣鍋爐低氮燃燒改造等工程。據悉,2014至2016年北京市每年啟動實施百項環保技改項目。
在保證發展的同時,守護藍天則離不開綠色制造, 2016年北京市發布了《北京綠色制造實施方案》,計劃通過推動綠色材料、綠色產品、綠色工廠、綠色園區和綠色產業鏈五大領域全面發展。
“以后北京制造業的占比將相當低,只有10%左右,主要以高精尖、綠色環保為主。” 徐艷陽說道,到2025年,北京將形成創新驅動、集約高效、環境友好的產業發展新格局,成為全國綠色制造創新中心和示范應用中心。
此外,據了解,空氣重污染橙色和紅色預警期間,北京應急企業落實停產或限產減排30%以上。2013年以來,共組織實施了11次空氣重污染橙色和紅色預警應對工作,有效減緩了重污染期間的大氣污染物積累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