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至24日,在消息面沒有任何變化的背景下,同力水泥連續5個交易日漲停,不過,同力水泥2月5日晚發布的公告顯示并無重大事項。據公告,控股股東河南投資集團和實際控制人河南省發改委沒有計劃對同力水泥進行股權轉讓、資產重組以及其他對同力水泥有重大影響的事項。另外,同力水泥股票自2月6日開市起復牌。今年1月17日,同力水泥在深交所互動易上披露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中稱,公司主要股東包括省屬國企、民營企業、央企和個人投資者,已經成為充分的混合所有制公司,且國企混改推進不快,政策尚不明朗,目前對公司生產經營不構成影響。1月23日在鄭州召開的河南省國企改革發展暨國資監管工作會議上傳出的消息顯示,河南省在2017年將啟動省管企業所屬61戶子企業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工作。目前,尚不知同力水泥是否也會名列其中。另外,河南省計劃將對國有企業實施分類改組改造,其中,河南投資集團將改組為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河南省國企改革將在2017年進入關鍵階段,河南投資集團也將成為改組的對象,這將會對同力水泥產生怎樣的影響還有待觀察。”有市場分析人士認為。
2. 臺灣延長對大陸水泥課反傾銷稅
臺灣經濟部貿調會已在年前決定延長對大陸制水泥及其熟料的反傾銷稅;臺灣區水泥公會1日表示,希望關稅稅率委員會議能判定維持至少五年前所定的反傾銷稅率。關稅總局在2011年底公告,對中國水泥課征91.58%的反傾銷稅,期限五年。水泥公會是在去年下半年,向貿調會提出,希望能繼續對大陸水泥進行反傾銷稅的課征;而貿調會則針對自大陸產制進口的水泥及其熟料課征反傾銷稅已屆滿5年是否應繼續課征進入落日調查。經過調查結果,貿調會在今年農歷春節前,作成水泥產業損害將因停止課征反傾銷稅而繼續或再發生的認定。 經濟部貿調會對于決定對大陸水泥繼續課征反傾稅的理由是,由于目前中國大陸水泥產品有龐大的過剩產能,極需拓展外銷市場以去化產能,且極可能再度以擴大價差或低價方式大量出口涉案產品至臺灣,在目前需求萎縮的情形下,勢將再次迫使產業以降價方式與大陸的水泥產品進行價格競爭,讓臺灣水泥產業再度受到損害。貿調會認定,水泥產業的損害將因停止課征反傾銷稅而繼續或再發生。貿調會接下來會把全案送至財政部,由關稅稅率委員會定奪課征稅率的幅度。
3. 新疆兵團將投資3000億元構建交通大動脈
從兵團交通局獲悉,“十三五”期間,兵團將超常規高標準加強綜合交通運輸建設,兵團所有城市和絕大多數團場通高速公路,實現兵團高速公路“零突破”,為實現新疆工作總目標提供強有力的交通保障。緊緊抓住新疆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重要機遇,助力兵團更好履行特殊歷史使命,兵團提出交通要成為固定資產投資的支柱性力量,兵地共同構建高效便捷、銜接順暢的新疆綜合運輸體系。“十三五”時期,兵團將投資3000億元構建交通大動脈,在交通建設規模和質量效益上實現新突破。據了解,今年,兵團將完成交通基礎設施固定資產投資400億元,超過過去5年的總和;打通墾區公路戰略通道,加大通營連公路提升改造力度,增加二級公路及高速公路養護里程,改擴建里程2200公里,完成公路養護2.46萬公里;完成客運周轉量105億人公里、貨運周轉量380億噸公里,交通運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關鍵領域改革取得積極成效。
4. 湖南:今年交通建設投資1040億元
在長沙召開的湖南省交通運輸工作會透露,今年交通建設計劃投資1040億元,將確保益婁等5條(段)高速公路建成通車。省交通運輸廳廳長胡偉林介紹,今年將全力推進京港澳復線岳陽至望城段建設,確保今年建成通車,以盡快緩解京港澳高速交通壓力。今年,湖南將進一步加大交通基礎設施投資力度,其中,公路水路投資800億元,鐵路投資240億元,加快構建綜合交通樞紐體系。今年高速公路將投資280億元,確保建成通車益陽至婁底、永順至吉首、岳陽至望城、炎陵至汝城、大岳洞庭湖特大橋等項目300公里以上。
5. “十三五”江西建設水利項目104項 總投資1449億元
從省水利廳獲悉,“十三五”期間,江西將建設水利項目104項,總投資為1449億元。 “十三五”期間江西省水利改革發展的主要任務包括推進 “三安全一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水生態安全、保障能力建設)四大工程,夯實水利發展基礎;強化“六大管理”(水資源紅線管理、河湖管理、水利建設管理、水利工程管理、社會節水管理、應急監測管理),提升水利建設與管理效力;健全“五大改革”(水權制度、推進河長制工作、深化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創新水利投融資機制、推進水利科技創新),激發水利建設與市場活力;加強水利法制建設,依法治水管水等。據了解,江西省共提出“十三五”水利項目104項,匡算總投資為1449億元。其中,防洪安全工程20項,投資589億元,占40.7%;供水安全工程31項,投資415億元,占28.6%;水生態安全工程22項,投資330億元,占22.8%;保障能力項目31項,投資115億元,占7.9%。
6. 山西將“減煤增氣”推進供給側改革
作為中國煤炭大省,山西為煤炭設立產量“天花板”的同時,將加大對煤層氣的開發力度。山西省國土資源廳廳長許大純表示,2017年山西將加快推進煤層氣勘查開采體制改革試點,“減煤增氣”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山西累計查明煤炭保有資源量達2674億噸,約占全國查明煤炭資源儲量的25%。為了減去煤炭過剩產能,2016年,山西省暫停煤炭資源配置和采礦權設置,礦業權出讓計劃和新立都為“零”,同時關閉退出25座煤礦,涉及產能2325萬噸。與此同時,山西正加大對煤層氣的開發力度。據統計,2015年,山西省煤層氣抽采量101.3億立方米,其中,地面41億立方米,井下60.3億立方米,分別占全國的94%和4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