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忠副會長向客人介紹到,2016年中國水泥協會在貫徹落實國辦發34號文件 “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 精神中,把工作重點放在“增效益”上,去年7月新疆會議之后,中國水泥協會在長江以北各個區域市場中開展了以強化行業自律的市場環境整治,在地方政府行業主管部門支持下,行業協會主動作為,大企業發揮了市場主導作用,使得行業效益去年有了明顯提升。最要感謝的是地方政府主管部門在貫徹落實34號文件中積極推動水泥錯峰生產,行業協會倡導開展自律限產,這才有了北方地區絕大多數水泥企業減虧或扭虧為盈結果。在水泥產能嚴重過剩的情況下,通過產量供給來調節市場供需平衡,穩定了水泥市場價格,促進了企業效益的提升。2017年中國水泥協會還將繼續推進“增效益”的工作落實,促使行業利潤穩步提升,整個行業增效益是水泥供給側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
孔會長對于寧夏自治區經信委、寧夏水泥協會在過去一年中對中國水泥協會組織錯峰生產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針對寧夏水泥產能過剩較為嚴重的問題,孔會長分析指出,去產能有三種途徑;一、通過市場競爭自然淘汰;二、政府利用環保、安全、質檢、標準等法規制度淘汰;三、市場化的經濟補償引導退出。在目前水泥生產基本都是新型干法技術,企業之間的差距今是規模的大小和管理水平的高低,前兩種淘汰方式很難盡快實現去產能,現在的關鍵是對34號文件提出的設立“產業結構調整專項資金”政策進行落實,組建一個不涉及經營者集中的省區級水泥投資管理公司,利用這個公司的平臺來承接34號文件提出的行業十三五發展要完成的目標任務。為此,中國水泥協會政策研究室提出了“設立一項專項資金,組建一個公司平臺”的行業結構調整創新試點方案,正在尋找幾個省區開展試點。這需要地方政府、協會、企業三方面的共識和努力,一個政府支持、協會配合、大企業主導的完全市場化的去產能創新模式,使得我們去探索和試點,希望寧夏自治區政府主管部門和協會組織、多數企業給予支持。
寧夏自治區經信委原材料工業處張建平處長對孔會長給予的有關水泥工業去產能的建議表示感謝,他介紹了寧夏自治區水泥工業概況及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匯報了上月國務院督查組在寧夏自治區對水泥玻璃進行落后產能專項督查的情況。張建平處長表示,寧夏今年將繼續深入落實國辦發34號文件和寧夏自治區人民政府24號文件精神和要求,加快落后產能的退出,按照國務院督查組提出的整改意見,對落后的水泥粉磨站,今年要全部拆除所有尚存的3米以下的水泥球磨機。由于2016年較好地執行了錯峰生產和行業自律,寧夏水泥行業去年實現了扭虧為盈,加之今年預計的基建、高速公路等對水泥的需求量較大,這些都將對今后兩年水泥行業的效益提升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寧夏的水泥產能規模較小,但年人均水泥產能指標遠超全國平均水平,行業利潤率也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去產能也是寧夏水泥行業的結構調整重點。希望中國水泥協會支持寧夏水泥行業的健康發展,為政府部門多提咨詢和建議。就中國水泥協會提出的“設立一項專項資金,組建一個公司平臺”的行業結構調整創新試點方案表示有興趣,歡迎來寧夏開展試點工作。
孔祥忠會長最后特別指出,2017年針對產能嚴重過剩以及區域市場集中度偏低等問題,供給側改革要做的工作主要是以探索市場化的手段去產能,在去產能的過程中不斷優化市場布局,提高區域市場集中度。國家的政策到地方要變成有可操作的實施細則,政策才能落到實處,就像錯峰生產政策也是工信部、環保部和地方政府出臺了落實錯峰生產的實施細則,才使得水泥行業的錯峰生產既改善了環境,也有效地化解了產能過剩。水泥行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要:嚴控新增產能、引導過剩產能退出,通過行業自律來推行錯峰生產、停窯限產,改善市場經營環境,穩定供需平衡價格穩定,提升企業創新能力。最后就是要:企業有效益,政府有稅收、社會資源利用效益最大化。


